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8期   作者:陈松青
[导读] 能否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会受到教师教学水平以及采用具体教学策略的影响。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外国语学校     陈松青

摘要:能否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会受到教师教学水平以及采用具体教学策略的影响。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以及身体素质开展教学工作,即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形成良好体育核心素养。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的条件下,教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日常教学中不只重视训练学生体育技能,也应不断渗透体育精神,并采用合理教学手段来教学,可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革新,要求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一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其中体育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增强健康意识、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等。通过体育教学开展体育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着其他学科难以发挥出的作用。从而小学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有效落实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
       (一)增强学生健康意识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快速发育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合理的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并增强其健康意识。为提升学生健康意识,教师应提升教学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准备的体育活动,合理开展体育训练,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并掌握更多体育知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体育技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中,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乐趣,了解体育常识,并规范行为。
        (二)提升学生体育技能
       小学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提升其体育技能。教学活动中融入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掌握这些知识,以此提升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由于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会接触到很多体育器材,教师应规范其行为,使其掌握体育活动规则,并通过体育活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和体力,为后期大量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三)加强学生身体素质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教师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接着开展体能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其体质。
        (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运动人员积极应对挑战和超越自我等精神即为体育精神,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磨练其意志,形成良好体育精神,促进其发展。体育精神中规则意识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主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完善其人格,使其尊重规则,更好的融入社会[1]。
        (五)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通常小学体育教学中会有很多团体性活动,例如小组竞赛和集体热身等,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这可提升起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使其通过体育竞赛收获友谊。



        (六)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小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掌握更多卫生保健知识,教师教学中会向学生讲解基础的爱护身体行为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知道如何在体育锻炼中保护自己,并且可以预防疾病,提升其身体素质。
        二、基于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一)体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标准,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教学实用性,使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基础体育知识、方法以及技能,并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中,突出教学实用性。此外,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其思维意识,为其身体健康以及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开展体育教学时,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教师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以及兴趣。选择运动营养以及安全保健等具备较高锻炼价值,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体育观念的教育内容,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并加强活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个性发展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具有较强个性化,并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内容来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应构建全民运动和终身体育等教学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相应内容开展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培养其体育意识,最终增强其体育核心素养。
        (三)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例如教学中排队等方式,可使学生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项目以及教材中文化内涵,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磨炼其意志。体育教学中也会出现偶然事件,教师观察学生对待偶然事件时的态度和性格,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对待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学不仅可进行技术教学,也可开展游戏教学,使学生通过游戏加强合作意识以及竞争精神,加强学生间的感情,以此构建良好班集体[2]。
        (四)加强体育课外实践训练
        很多学生以及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通过体育教学及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小学生身体发育速度较快,若是未进行良好体育锻炼,很难提升其身体素质,也不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教师应准确认识这一情况,可带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训练,培养其体育习惯,锻炼学生体育技能,使其通过体育训练形成良好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小学阶段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对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体育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自身教学观念以及手段,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郜利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优化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1097.
[2]戚明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优化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4):44-45,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