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翁正英
[导读] 数学是一门能够启发智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本循规蹈矩地讲授知识,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

四川西昌市第二小学   翁正英    615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能够启发智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本循规蹈矩地讲授知识,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学生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下课后又不好意思问,成绩就容易下滑,不能主动分析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小学生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是当前的教学目标,更是未来国家对于人才的主要需求,所以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迫切需要工作人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数学作为贯穿义务教育始终的基础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以往的教育以应试为目的,课堂单调无味,压制了小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得学生对数学抱有畏难心态,不愿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深入探索研究,积极变革教学手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夯实小学生的数学基础,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独立思考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阐述
        首先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个体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所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起点都是因为独立思维而诞生的,因此当前的教育部门需要帮助学生从小培养一个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是培养独立思考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独立思维的建立程度。其次独立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于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这里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很多的素质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专业的思维能力,但是更加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联系,去培养自身的思维发散能力,能够最终在进行应试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能力挖掘数学的魅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营造独立民主课堂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让学生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人,为学生营造思考数学问题的氛围,这也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开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小数是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的情境,买一本童话故事书要10.75元,买一本数学计算书要18.57元,那么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然后引导学生采取课堂上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学习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收获知识。



        (二)尝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
        在以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模式通常都是按照灌输的教育方式进行,学生对于自身的价值体现感并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着个人独立思维的培养和行程,因此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情况可以尝试着进行课堂的角色转换,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尝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高度测量以及换算的课程时,为了能够将这个课程变得更加生活化,可以首先对于学生进行身高方面的提问同时再去提问周边的生活用品例如桌子的高度,教室的长度等内容,当然在回答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往往会收到很多的答案,很多的答案甚至是夸张的,因此接下来可以提问“那么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呢”。最后为了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实际测量的效果,可以将工具尺,步数测量等测量的方法交给学生们,这样学生们通过对于室内物品测量,既满足了自己的动手欲望,同时还能够明白实际测量和理想之间的差距,这种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当前是我国数学教育中非常需要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的学校在这个方面还是做得不够好。
        (三)强化学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思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过度的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充分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关的知识点,组织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确保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充分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四)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笔者认为,教师还是要多表扬学生。称赞学生能极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很多学校和家长都太看重成绩了。如果学生成绩不好,他们就会批评学生。家长们往往认为批评孩子具有普遍性,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不严格,现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就要特别严格。但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这种方法对有的孩子有用,有的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们来说,这种方法是苦涩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的心理比较细腻。教师在表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教师在表扬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把他和某某同学放在一起对比,而一定要和他自己之前的情况相比,看他的成绩是不是比以前高了,哪方面还有不足,知识点是不是掌握得更好了。如果人生是一个坐标轴的话,每个人都处在横轴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必要和其他同学对比。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整理一份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在平时授课和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用慧眼发现学生的进步。第二,鼓励的内容要真实、具体。鼓励的内容应侧重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如果经常横向和其他同学对比,学生就会产生“超越”心理,今后进入社会,如果见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比自己强的人,就会激起竞争心理。竞争会让很多能力不足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会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累,最终累垮自己。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及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积极优化数学教学模式,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制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顾丽华.为学生营造一个静态思考的数学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118+120.
[2]王成 章.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时代教育,20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