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惠
[导读]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江西省景德镇市陶新小学  刘惠 333000

摘要:小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引导 分析
        引言: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相关数学知识,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尝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这样的教学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对学生今后系统掌握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综合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之前精确地为学生设计所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积极回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知识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2/5倍数的特征”时,可以让学生先圈出百数表中的数字,再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特征。在分析的过程中,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较难发现。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做好教学引导工作,让学生横着、竖着、斜着观察数据。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二、引导学生挖掘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认知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通过带领学生挖掘实际生活,不断帮助学生找寻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学中认知生活。首先,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特点,深入研究数学生活,通过依托有效的实例,不断牵引学生学习数学。例如,教师在教学“千克和克”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班级打造成一个虚拟的超市购物情景。通过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电子秤,带领学生称量实物,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千克和克”,促使学生依托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度。通过给学生准备更多的生活素材,不断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多媒体应用,科学引导
        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的限制,存在着理解能力差的问题,为能解决这一学习问题教师要和当前的新型教学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数学教学中在讲述到多边形面积的知识点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对长方形以及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基础上,为学生呈现出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直观图,让学生思考如何来计算这一多边形的面积。多媒体技术应用能采用割补法的方式动态的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这一过程对学生解决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有着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学生在直观化的演示中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在这一基础上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转变后的长方形和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底边的关系是?这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就能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布置探究学习的任务,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动手操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学习: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所学知识,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能感受到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果的喜悦,进而更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五、帮助学生认知错误,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和耐心
        在实际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情况。然而一些学生在教师严厉的教学下,形成了害怕犯错、不敢犯错的心理,从内心深处恐惧数学学习。基于此,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认知错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耐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此外,教师应通过依托“有效引导”,不断带领学生发现犯错的原因。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错误,从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进程。例如,教师在教学“运算律”时,可以利用相关的习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鼓励式的教育,让他们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在教师悉心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的秩序也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体,采用高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美玉.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41.
[2]王玉芬.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2-54.
[3]杜翠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亚太教育,2019(07):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