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9月   作者:黄林影
[导读] 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并且会在未来很长一阶段内成为重要应用技术。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新安二小   黄林影

摘要: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并且会在未来很长一阶段内成为重要应用技术。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出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一课程开设时间短,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将阻碍教学工作的发展。而在新课改条件下,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诞生,将其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更多相关知识,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提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微课是根据相关主题和知识点来设计制作的动画、视频等教育资源,其具有短小精炼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微课教育资源能够突出重点的教育内容,利于传播,是一种教学效果好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小学生学习来难度大,而应在这一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技术知识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教学质量随之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制作微课视频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使学生在这种教育下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确定教学目标,制作微课视频
        通常微课教学视频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传达较多内容,这具有一定难度,要求教师制作视频时,应该制定教学小目标,从而选择具备代表性、针对性的重难点知识,在讲解这些知识后,来明确教学最终目标。比如对“认识word软件”这一课进行教学时,使学生认识word软件,应用该软件可以码字,并设置文字格式、页眉以及页码等是最终教学目标,在目标明确后,可围绕该目标来制作视频,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认识软件后,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同时可提升学生操作键盘和鼠标的能力。小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设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完成动手操作[1]。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目标、策略等设计教学方案和制作视频,防止出现不符合教材内容的情况,也不应超过或是低于教材。例如对“制作表格”内容进行教学时,认识和制作表格是教学主要目标,教师在明确目标后制作相关微课视频,其中应包括表格定义、制作流程、知识要点等内容,其中可用箭头等记号来标注出重难点知识。
        二、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习质量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更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这是因为其具有针对性,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微课来教学,可充分运用其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引导学生自学以及小组间合作探究,通过相应的讨论和探索,使学生更深刻的领悟和认识所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构建学习目标,并明确学习任务。比如对“制作诗集封面”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利用微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制作封面的概念以及 具体操作流程。教师可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的形式开展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有效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到有关知识,学习计划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练习任务、相关问题以及自我反思等。在制作学习计划后,学生能够提前掌握每堂课的教学流程,由此构建知识框架,并自主通过微课视频来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升其自学能力,并且独立解决问题,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三、建立交流平台,落实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学习信息技术是也是这样,存在着不同学习状况。在该情况下,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了解各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充分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由此打造一个和谐、开放的交流平台,师生可在其中交流、学习和探讨,分享学习资源,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维克的优势和特征,在其中有效应用分层教学,将微课划分为许多不同层次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实用。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划分教学层次,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选择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则可树立其自信心,更积极的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中[2]。比如对“编排活动报告”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提前分析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里特征,保证教学符合其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小游戏,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年龄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将教学问题设置成不同梯度,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以此顺利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通过构建交流平台,可促进微课教学实现分层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及效果,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结束语
        各个阶段教学中应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能够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其自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应该注重微课在信小学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采用合理教学策略落实这一教学模式,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准确落实教学工作,并获得良好效率,教师应准确应用微课,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构建交流平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通过这一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为后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继光.研究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20,17(26):196.
[2]史兆琪.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37):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