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游戏化实施中的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9月   作者:钱一帆
[导读] 游戏化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能够运用丰富的手段、创新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幼儿对美术课程活动的兴趣。

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钱一帆

摘要:游戏化的幼儿园美术课程能够运用丰富的手段、创新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幼儿对美术课程活动的兴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心理的发展,大班幼儿的想法和见解逐渐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活动中幼儿的热情有明显的提高。然而教师在实际美术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美术活动;大班;策略
        一、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实施中的问题
        (一)教师以极端化的态度对待游戏化美术课程
        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游戏化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而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却都制约了游戏化美术课程的实施以及幼儿的发展。
        一是教师在开展游戏化美术课程活动时,为使教学的节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教师往往会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如“你们觉得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啊?”“这幅画上的颜色好不好看啊?”等诸如此类。封闭性问题的答案通常要求幼儿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选择,教师提出这类问题以让幼儿朝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朝着自己预设好的阶段前行,就已知的信息作判断,不求有新发现,引导幼儿说出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1]
        二是教师完全放任幼儿游戏这类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活动时,对幼儿的游戏不加以任何的引导和指挥,没有任何游戏规则,没有教学目的,对于自主游戏的概念认识不清,让幼儿随意为之。这样的做法虽然营造了热闹的氛围,让幼儿充分的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可是原本的美术活动的意义却不复存在。
        (二)游戏化过程忽略幼儿年龄特点
        1.游戏化活动设计低于大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
        在幼儿园美术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游戏化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也是确保游戏化美术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设计活动的主要任务便是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时,忽略幼儿能力的提高,存在很多以游戏为目的的教学游戏设计。教师仅仅为了给活动加上一个游戏化的标签而僵硬的将游戏加入到活动中来,游戏设计简易,无法达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2.游戏化活动设计超越大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
        在这一类的美术活动设计中,教师单纯的想要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而不顾幼儿自身发展水平,急于求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需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然而当教师活动设计超越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时,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思维将无法跟随教师,只会一味的遵从教师的话,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不到调动得不到扩展,活动内容无法和幼儿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幼儿的经验也无法得到提升和重组。
        (三)美术活动过分强调游戏化
        江苏省设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后,各地幼儿园纷纷投入实施。


任职期间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中“将美术教学以游戏化的方式呈现”的概念理解不正确,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把原有的美术活动内容全部换成游戏活动,忽略原本课程内容,致使活动中充斥游戏,教师让幼儿玩游戏,然而游戏中却没有幼儿本应学习的知识或是应该得到的美术经验、技能。幼儿只顾玩游戏,而活动的内容却无法展开,美术课程的意义就被完全忽略了。
        (四)美术活动结果评价枯燥无趣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活动过程的游戏化,而忽略了活动评价的游戏化,这样的游戏化美术活动也是不完整的。在很多活动中,教师虽然有将游戏的理念渗透在美术活动中,但是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往往只采用师幼评价的方式,让幼儿发现幼儿作品与教师范画的区别,而没有让幼儿都看到自己作品的闪光点,没有对幼儿的作品作出及时的肯定的评价。同时这样的评价方式枯燥无趣,幼儿不能够获得认可、肯定或是鼓励,这使得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会造成自身的不自信,对以后的活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幼儿园大班建设美术课程游戏化的对策
        (一)游戏化美术课程设计要尊重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教师在设计游戏化美术课程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自身发展水平作出重点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年龄阶段幼儿已经进入图式期,处于前图式期的幼儿开始将视觉经验的对象转化为视觉表象(心像),并把其再现于图画。大班即4-6岁的幼儿正处于前图式阶段,由于视觉感受能力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也发展起来,他们已经开始能够通过简单的绘画形式把自己生活中直接感知的事物表现出来。[2]在这一阶段,教师在设计游戏化美术课程时可以不仅仅让幼儿欣赏美术成品,在这之前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欣赏户外景象或是参加与美术主题相关的活动,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参与能够更好地发现美、感受美。
        (二)游戏化美术课程设计要在生活中寻找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在未进入幼儿园之前,都是在平常生活中运用已有的材料进行游戏活动的,游戏源于生活,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在游戏中获得经验,积累经验,游戏环境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3] 因此,大班教师在设计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时,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游戏环境,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相符合的班级环境、游戏器材,将美术活动与大班幼儿所处环境结合,使游戏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以轻松的心理环境获得已有经验的重组和提升。
        (三)进行富有个性的游戏化评价
         在游戏化美术课程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游戏化的评价既能激发幼儿画画的热情,又能作为教师的检查手段。[4]在游戏化评价中,教师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引起幼儿关注,在幼儿进行互评之后教师再进行游戏化的评价,采取不否定的原则,让幼儿能够在互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对幼儿想法、作品进行肯定以及鼓励。这样的评价在富有趣味性的同时又增强了互动性,幼儿对于评价环节也同样充满了期待,提升了绘画的兴趣,整个美术活动中幼儿都能很好地参与进来让游戏化美术活动的意义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继英.幼儿园教师提问行为及其观念的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6:9.
[2]曹英.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内江科技,2012,(10):197.
[3]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3):6.
[4]金笑如.幼儿美术教学游戏化评价的新思考[J].文艺生活,2015,(10):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