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9月   作者:吴早亮
[导读] 本文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北上广深”及宝鸡的乡土地理的角度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唤醒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在从身边的事实出发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原理,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 吴早亮 721013

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生关心的话题“北上广深”及宝鸡的乡土地理的角度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唤醒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在从身边的事实出发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原理,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城市化   学案教学  乡土地理  自主探究学习  城市病
        【教材依据】
        版本:湘教版《地理必修2》
        章、节名称: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思路】
        1、设计意图 
        新课程强调传授给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客观准确的评价学生的表现。要求老师尽可能开发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教学中能融入社会热点话题、乡土地理,联系学生生活,不断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契合点,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推理、认知、总结提升所学的知识,并能使其对知识真正内化,学到对终身有用的地理。而本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课内容能让师生最大限度的开发“身边”课程资源,社会热点话题、融入乡土地理, 案例中生成问题,引入激励机制,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城市化的两面性,激发学生思考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等。本节课内容简单,但教材简单阐述了城市化的影响及“城市病”基本知识都是以叙述的方式给学生,案例和图片和图表资料较少,且所列案例老旧,不合时宜且与学生生活脱离。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要弥补教材的不足开发课程资源。以 “逃离北上广”、“宝中变迁”、“雾霾版再活500年”等热点视频、图片为例让学生轻松快乐的掌握所学知识。
        3、学情分析
        因为是赛教课,对授课班级的学情不了解,所以需要做好各种应急预案。活泼了就让学生多说,比较内敛的话就要多铺垫引导,点名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4、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自我体验、小组合作探究、案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2.会总结“城市病”的表现,会分析病因,探究解决方法;
        3.知道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宝中变迁”通过案例体验,总结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影像、图片、身边的事例会总结“城市病”的表现,会分析病因
        3.通过伦敦的重生,让学生正确看待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坚定对城市未来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2.通过中国城市化学习,知道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城市病”的表现,病因,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病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制作的随堂“学案”
        学生准备: 是赛教课只能要求学生带上教材、按时到录播教室
       

【板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