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珀丽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洋贝初级中学515162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格外重视,在新课程标准下,人文关怀渗透的语文教育占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农村学校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启蒙学生的情感思想,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疫情期间,农村学校线下课程暂时转换为线上网课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基础的文化知识,夯实学生文化基础,也需要适当的、科学的进行人文情怀的渗透,在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升华学生人格魅力。本文在分析“停课不停学”、“人文关怀”内涵和重要性的前提上,就农村初中学校如何将两者在语文教育上进行有效结合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初中的语文教育 人文关怀的渗透 农村学校
一.停课不停学的核心
停课不停学首先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鼓励学生进行锻炼,因为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接受语文教育的最基础的条件。在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安全的同时,农村学校需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因地制宜的提出疫情期间布置学习任务的解决方案,合理的安排学生网络学习,保证疫情期间听课不停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其次,停课不停学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线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疫情期间,网课对人文情怀的提升起很重要的影响,学生关注人文素养就是在变相的促进自身发展。
最后,停课不停学要期间要督促学生将做好开学课程衔接的准备,认真对疫情居家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对学习质量诊断评估,科学的制定开学的学习计划,认真巩固居家学习过的课程,提前预习线下要学习的章节。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外界诱惑多么大,都要秉下心来认真学习,抓住这一段空缺时间查漏补缺,利用疫情居家期间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是很有效的。
二.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即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的词汇透露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改进以往初中语文教育的方式,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词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内现代教育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当代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无形中拉近了执政党与中国当代新青年的距离,突出了人文关怀下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将人文关怀与初中语文教育联系,简单来说是把语文人性化,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提升语文人文素养。
三.人文关怀的渗透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会对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带有偏见,但是现代的农村初中学校也紧跟着教育部的指令,他们结合了现有的语文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渗透人文关怀的思维理念,努力跟进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学生来说,人文关怀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逐步养成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思维,从而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对语文教师来说,人文关怀的渗透,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已经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总是在一些问题下互相纠结矛盾,严重影响学生思考框架,逐渐导致了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失去语文学习的主导地位。因此,人文关怀渗透下的语文教育给予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情况的机会。
对农村学校发展来说,人文关怀的渗透,改变了农村学校的以往教育方式,为农村学校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农村学校的持久性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教育理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是引领教师、学生的主力源泉。
四.停课不停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透措施
1.转变农村初中学校语文的教育理念
传统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理念是将语文考试成绩作为教师衡量学生的品性的标准。随着社会对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理念已经不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模式,农村教师必须及时改变教育理念,用适应时代发展的语文教育思维武装自己的大脑,跟随社会教育大潮,逐渐渗透人文关怀思想,在探索语文教育中寻找新出路。
2.转变农村初中学校语文的教育方式
传统语文教育方式是要求学生认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文,在书本上纪录教师讲解,了解语文的学习方向,剖析语文的学习思维,用笔记的详细与否和对语文的理解程度来反映学生的听课效率,显然,这已经是语文教育的过去式了,改变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方式迫在眉急。
2.1组织学生参加网上文化活动
初中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他们的玩心较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惑而转移学习的注意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类活动,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组织线上的的汉字听写大赛,不仅可以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也清晰的表明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无形之中也对学生施加压力,语文教师不妨将这种敌对的压力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买下伏笔。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深刻渗透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另外,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赋予语文生命,这样的活动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激励学生了解人文关怀下的语文学习模式。
2.2鼓励学生了解家乡名人的文化事迹
每个学生都是都是有荣誉感的,他们会对和自己有关联的事物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同样,初中生会对自己的家乡名人产生浓厚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询家乡名人的文化事迹,写成一篇观后感,在线上课堂中进行交流分享,肯定身边人的人文精神,剖析他们的人文情感。在以后的语文写作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卡顿的尴尬,这样的交流活动既能然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名人文化事迹,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2.3播放人类文化纪录片
人文关怀的渗透是一种对人精神方面的肯定和对仍的尊敬,观看人类文化纪录片能够客观的向学生展示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的人文魅力,学生在深刻了解人类历史以后自然会对自己的民族产生自豪感,他们会从人类纪录片中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磨难,认识到中国语文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会将所观察的人文细节运用到日常的语文解题中,这样的活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
疫情期间,停课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停课不停学才是我们居家学习的原则。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思想也是当今塑造初中学生合格三观所用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倡导结合人文关怀,实现以人文本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当然,农村初中学校不能够仅仅高举人文关怀的旗帜,只有合理的、科学的在语文教育中运用人文关怀,才能够引领教育潮流,走在教育前端。
参考文献:
[1]刘三. 有关“停课不停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20,(04):7.
[2]黄荣怀,张慕华,沈阳,田阳,曾海军. 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线教育有效支撑“停课不停学”案例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3):10-19.
[3]宋荣华,刘虎. 人文关怀在高教职工思政工作中的理论和内涵[J]. 管理观察,2019,(24):120-121.
[4]赵雪.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走向: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5):110.
[5]袁剑锋. 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渗透分析[J]. 传播力研究,2017,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