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杜江
[导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促进读者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杜江
        四川省屏山县鸭池乡初级中学校四川省 宜宾市645350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还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促进读者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在古诗词的赏析与学习中,意境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通过对诗词中包含的意境进行体会,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审美水平。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论述了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对策
        语文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帮助。在语文的学习中,古诗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诗词不仅体现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古诗词教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汉语文字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就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讲述古诗词的内容和含义,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再如,有的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从而造成课堂氛围单调、沉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及时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不断提升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品词析句,想象意境
        在古代诗词是一种具有韵律美、格式美和意境美的文学表达形式,其词汇的选择和运用是作者才华的凝聚与体现。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的古诗词不仅折射着语言艺术的光辉,同时还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赏析价值。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品词析句,根据诗词中的关键词感受作者的所思、所见、所想,通过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想象其中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抓住“把酒”、“乘风”这两个关键词,并让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把”字,作者此时的意图是什么?通过与“举酒”、“端酒”等其他字眼的对比,学生能够快速感受到“把”字所表达出的豪爽、洒脱的人文情怀,更能体现出作者豁达的心境。而“乘风”二字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这首词所具备的“仙气”,作者将皓月当空的青天看作可以随意攀谈的朋友,且青天之上的“琼楼玉宇”是可以“乘风而去”的向往之地,这样就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深切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创作情境中,在秋风送爽的时节与好友喝酒畅谈,充分感受诗词中的意境。


        二、实景临摹,再现意境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与画通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常见形式,许多诗人都曾临画题诗或以诗评画。以景喻情、以情衬景或情景交融是许多古代诗词作者喜爱的表达方法,因此,有不少古代诗歌能够带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美的感受。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诗词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诗词内容进行实景临摹,将作者创作的意境再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体会诗词的意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倘若学生仅凭字面含义很难对文中的情景进行想象。那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介绍作者王维的身世背景,然后再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诗中的情景:一位使者快马加鞭地驰骋在荒凉的边塞之地,使者渐行渐远,四周已经枯黄的草木被他远远甩在深厚,他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远处已经可见“扶摇直上”的狼烟,天色渐晚,一轮夕阳在长河的边际,似乎与平时更大更圆。当学生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风尘仆仆,身怀使命感和落寞之情完成出使边塞的使命。不仅能够使学生融入到对这首诗情境的想象之中,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作者勾画出的景色之美。
        三、延伸创作,领悟意境
        诗词翻译是古诗词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将诗词翻译成现代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诗词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对古诗词的品鉴和领悟能力。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学生同时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还原作者的原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延伸式的想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内在灵魂的捕捉能力,不断提升意境领悟能力。例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并充分发挥想象,对译文进行适当的延伸改写。学生在反复品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能够逐渐领悟该诗的意境:都护的盔甲在衣架上笔直地挂着,散发着幽幽的寒光,触摸一下是刺骨的寒意,仿佛万千将士的英魂在凝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感悟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升华。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世界,从而在感悟中理解诗词的意义,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意境的创造,多角度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这样才能够让诗词教学更加充满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激情、流淌着诗的旋律。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内涵,通过诗词的意境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红葵. 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16(20):87-88.
        [2]王生来. 如何实施初中语文情景教学[J].语数外学习,2017(07):23-25.
        [3]黄旺声. 初中语文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