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徐新红
[导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行业亦是如此
        徐新红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魏营镇中心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于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了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会使课堂变得较为枯燥,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相对有限。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呈现,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需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探究,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积极作用
(一)运用现代技术增强教学活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当代教育教学的资源优化,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构建活力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虽然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存在活泼爱玩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果选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相对有限,因此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而信息技术在这一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对直观的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由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在提升课堂活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兴趣促进学习,教学效果的体现方式也由单一的成绩考核转变为学生的知识收获和素质培养。根据这一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知识进行高效的整合处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知识呈现,利用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角度和深化教学层次,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优化,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途径
(一)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需要以教材作为课堂主导,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教师会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但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实际教学内容拓展也较为有限。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信息技术加以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首先需要确保教师观念的转变,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作为跨越科学习的基本保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材作为指导,结合当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跨学科知识教育,对学生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以现代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也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仍将自身作为课堂的主导,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未能有效展现出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信息技术加以运用,但实际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教学效果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因此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不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学习活动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充分认知这一指导,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轻视,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景,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师生在平等交流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切实展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网络上各种语文教学素材应有尽有,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不需要为素材而忧心,这也导致了诸多教师在选择素材上不够用心,随意挑选,有的素材甚至不适合小学生,加大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正因如此,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甄选素材,同时需要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素材,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为此,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正确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可以养成较好的思维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四)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高效交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帮助教师解决了繁重的板书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学习交流,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更多的教学内容,同时给学生更多的对于知识的思考时间。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潜心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了解信息技术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的现代化工具。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核心教学理念需要放在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于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放慢节奏,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同时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当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加强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的运用是促进教育教学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辅助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件制作与知识传递,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 面向教育现代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研究[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 000(004):P.131-131.
[2]王艳敏.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00(008):248.
[3]金霞. 多媒体课件教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 中华少年, 2018(36):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