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艳桃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可以从多样化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培养方法,如差异化、趣味化,既可以突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又可以增强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为语文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学生;个性;培养方法
引言:从新课改内容来看,个性化可以解读为差异化和趣味化两个方面,从差异化的角度来看,需要依据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教学,用平等的眼光对待每种类型的学生,促使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从趣味化的角度来看,需要通过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增强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满足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1.1能够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说明需要教师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会有助于激发能动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必须尊重每名学生的个性,制定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教学策略,从而能够推动语文教学创新。
1.2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意识
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意识具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个性,这就能够较好地培养兴趣意识,令其在积极状态下,参与各项语文教育内容,这会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
2.1从差异化的角度进行教学
从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每个班级中都有学习水准不一的优等生、后进生,这就可以“区别化”展开教学,当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给予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其可以指引所有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当在课后评价时,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评价语言,使其可以增强所有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有利于开展语文教育工作。
比如,在教学《青树下的小学》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优等生提问说:“XX同学,请问这篇课文的寓意是什么呢?”,可以对后进生提问说:“XX同学,请问这篇课文中讲了多少个少数民族呢?”;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优等生提问说:“XX同学,请问如何使用晨、绒、影组词造句呢?你能不能给老师说说呢?”,可以对后进生提问说:“XX同学,请问晨、绒、影怎么读呢?”。
在课后评价的时候,当优等生回答完某个问题后,可以评价说:“XX同学真聪明,如果你可以想得更多一些,这样效果更好哦!”,当后进生回答完某个问题后,可以评价说:“XX同学真厉害,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厉哦!”。由此可见,从以上过程来看,差异化的课堂问题和课后评价,既会促使学生学习课文,又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从趣味化的角度进行教学
兴趣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可以在语文课程中,从趣味化的角度展开教学,创建多种类型的趣味教学活动,既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又会帮助教学语文知识,令其有效地学习汲取,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二)》时,当在展开朗读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情境表演活动。
首先,可以将学生均衡地分成多个三人小组,每个小组自由地分配每人朗读的段落,饰演文中的角色,如老牛、王母娘娘、牛郎等,在预先准备一番后,按照座位顺序,每个小组依次登台表演,朗读该篇课文,这会产生诸多乐趣。
然后,依据每组的朗读表现,可以邀请每位学生作为评审,用投票的方法选出最喜爱的朗读小组,令其成为“表演之星”,再邀请人气小组登台,说一说本组的朗读心得和技巧,这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提升其他学生的朗读水准。
当在教学本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来找找看”的识字游戏活动。
首先,引领学生共同朗读本篇课文中的生字,如偎、衰、簪、礁等,随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左半边页面展示偏旁部首,如亻、?、石等,右半边页面展示简单的汉字,如畏、焦、册等,要求学生任意地拼凑偏旁部首和汉字,令其组成正确的汉字,如果某个学生拼凑完成,需要及时地举手示意,让教师注意到自己,在被叫到后说出汉字,在正确的情况下,会累积1分,反之没有分数。
然后,教师会将所有可以组成的汉字罗列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取2~4个汉字,令其组成词语或成语,既会帮助学生记忆本篇课文中的生词,又会认识更多的词语,同样地,如果某个学生成功组词,可以为其累积1分,反之没有分数。
再者,在课件中罗列出可以拼凑成的词语,要求学生任意挑选3个词语进行造句,正确者可以累积2分,反之没有分时。
最后,教师会在屏幕中展示每个参与学生的积分数量,按照排名,依次发放不同的奖励,如会给第1名发放1包薯片,给第2~5名发放1个棒棒糖,其余学生会得到泡泡糖,在此奖励的刺激下,相信所有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该项游戏活动中,从而有助于增长更多的词语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是每位教师重视的要点,在教学工作中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既要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能动作用,又要满足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语文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91.
[2]王喜平.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0(17):145-146.
[3]仇晓华.微探析个性教学策略——试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0(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