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璐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明集乡马王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学习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班级管理对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3~6岁的学生来说,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人物,承担着传授简单文化知识以及德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使幼儿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并激发幼儿的潜力。本文结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探究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前言: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学习和成长的集体环境,融入班级也是幼儿融入集体的重要体现。班主任要加强幼儿的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幼儿在学习中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热爱集体、尊敬教师、团结同伴的积极心态,使幼儿在班级教育中茁壮成长,给幼儿一个广阔的生活空间。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指的是幼儿园教师采用明确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制定班级管理的制度,合理调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从而增强幼儿园整体的教学水平,继而增强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班级管理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也需要班级的共同促进。通常幼儿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读书,该年龄段的幼儿本身自理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教育时要结合相应的措施来加强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指的是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生活管理指的是对幼儿在幼儿园的穿衣、睡觉和饮食等方面的管理。班级管理既要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同时也要结合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2.1班主任要与幼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充当着管理的主体,幼儿则是管理的对象,因为幼儿的年纪比较小,班主任既是幼儿的教师,同时也如同幼儿的监护人,因此幼儿园班主任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幼儿喜欢上班主任,才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沟通时,要多多尊重幼儿,在幼儿犯错时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不应采用体罚等方式伤害幼儿的身心。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源于家长和幼儿园,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管理班级和学生时要多一点耐心,给予幼儿多一点温暖,耐心地引导幼儿改正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努力发扬自身的优点,克服身上的缺点,使幼儿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及时改善自身的问题。比如教师发现幼儿在课上睡觉时,不要一上来就责备幼儿,让幼儿害怕教师,而应及时关心幼儿睡觉的原因,关怀幼儿的身体状况,比如是不是中午没有休息好或者是否身体感到不适等,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会从心理上惧怕教师,而会将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来对待。
2.2做好常规的班级管理工作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常规管理指的是班主任要维持班级的秩序,在此同时要多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内心的想法等,多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状态,并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幼儿的群体中,使幼儿们接受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在对幼儿进行常规管理上,班主任要教导幼儿遵守规定,例如吃午餐之前要洗手,为了让幼儿珍惜粮食,班主任还可以讲解粮食来之不易的古诗,让学生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种地的辛苦和劳累,使幼儿养成不浪费粮食的良好习惯。在幼儿午休时间,是规定不能喧哗的,但是仍然会有部分幼儿喧嚷,班主任教师要让幼儿了解睡午觉的好处,可以采用催眠曲等方式让幼儿快速地进入睡眠的状态,既让幼儿遵守了午休的规定,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
2.3积极开展丰富的班级管理活动
班级管理应是生动有趣的,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培养要依靠班级的活动,教师在开展班级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班级管理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能力,培养幼儿乐于交流、乐观向上的
心态。教师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到互动中,从而使幼儿与家长的亲子关系更加密切,这样还可以使幼儿更加愿意服从班级的管理。比如在踏春环节,幼儿园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踏春赏美景的活动中,使幼儿与家长一起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2.4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增强班级管理的水平
班主任教师要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就要多与其他班主任教师交流沟通,多和幼儿的家长以及幼儿沟通。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学校、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家长要多与幼儿的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就幼儿在学校的表现进行交流,教师在学校发现幼儿的问题时要多和家长交流,同时家长也应该多和班主任沟通幼儿的生活状况,共同配合来使幼儿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多听取家长、其他教师的意见,充分尊重幼儿自身的意愿,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结语
幼儿的成长需要班集体的管理,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管理,为幼儿营造一个安然有序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使幼儿在一个有爱的氛围中成长学习。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充分遵守幼儿的主体意愿,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潜力,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使幼儿能够在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敏.幼儿园班级管理新路径探讨[J].时代教育.2019,(20).283-283.
[2]温兰.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新思路[J].求知导刊.2018,(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