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和谐的人际环境与构建幼儿教育职业幸福的辩证关系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何蓉
[导读]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对于保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园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何蓉
        四川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对于保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园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以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师管理工作的的核心目标。如何创设一个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环境和氛围,唤起每位教师的内驱力,激发她们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园工作质量的的提高呢?我做了如下的思考:
        一、注重人文管理
        充分信任每一个教职员工,加强文化建设,注重人文管理。幼儿教育工作是一项博爱的工程,也是一项良心工作,如果管理仅仅实施制度管理,势必使幼儿园成为一潭死水,也会给大家造成很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失去幼儿园所应有的欢乐与和谐,更谈不上引导教师感受职业幸福,而感受职业幸福正是现代教师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管理工作方面,不管是工作检查,还是随堂听课,不管是每天一操还是游戏,在我们这个集体里,我相信,绝大部分教师会自觉地履行教师职责,做本职工作,偶尔,个别教师忘记具体要求,我就个别提醒,当面交流。这样既保护了教师的自尊心,又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幼儿园人际环境
        良好而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团体的形成。一个具有很高凝聚力的团体对其每一个成员都有吸引力,其成员也会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
        优化幼儿园的人际环境,我注重运用情感的管理手段。情感是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力源泉。人们在生活中之所以趋善避恶、近美离丑等,都是情感在起作用,人际交往也如此。一般来讲,彼此相悦能增进人际吸引力。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以情感为媒体。因此在管理过程善用情感艺术,以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做到与每位教师坦诚相见,平等对待,做教师的知心朋友。清楚地了解每位教师的心理需要,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用情感手段激励他们关心幼儿热爱事业;用情感的力量温暖人心,体贴、关心、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用诚挚的语言给予教学上的指导;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做到以情动人,以爱换心。例如,在教师生日时我们工会送去鲜花表示祝贺,加强大家的情感沟通,让教师把幼儿园当成一个大家庭。教师或家属子女生病了 ,幼儿园会集体去看望,送去的不仅仅是一蓝水果、一份薄礼,更是“三幼”这个大家庭的关爱、温暖、祝福;职工有困难,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使幼儿园中的每个成员“被爱”、“被关怀”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我们还注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做到有容人之短的雅量,避免了因亲你而疏他人造成的矛盾不至于削弱了集体的战斗力。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投资是维系领导与教职工和谐关系的粘合剂。
        其次,优化幼儿园的人际环境,我们还注重创设宽松工作氛围,建立和疏通信息沟通渠道。用人所长委职放权,相信教师能够负起责任,采取他认为应当采取的措施干好工作,完成任务。此外,与教师都能充分做到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让每个教师,建立起“人和”、民主的气氛。
        三、尊重集体,团结合作
        在一个集体中,个人的智慧和团队的合作是缺一不可的。怎样才能促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又能达到团队的和谐统一呢?首先做到尊重个体。地位和人格得到尊重是教师尊重需要的集中体现。一是尊重教师的人格,尤其是保持教师在幼儿面前的尊严。在大问题上,一般不会忽视,但小的方面,往往会忽视。比如在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冲突时,如果采取先让教师向家长道歉,然后再弄清问题实质,这就会使教师处于低家长一等的地位上,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积极性,无形中降低了教师在家长眼中的地位。

因此,我们让教师与家长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来处理问题,对于无理取闹的家长,决不纵容姑息,以保证教师的人格地位。二是让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这是尊重教师地位的表现。在制定重大决策之前,采取各种方式组织成员主动提出各种建议,如开展“如何树立我园形象”等活动,让教师为园所建设和管理出谋划策,使她们感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此外尊重教师的劳动。如听完课后,先说几句关心鼓励的话,再指出不足。对教师所做的工作,不管效果如何,我都是先肯定成绩和辛勤的付出,再提出改建意见或方法。作为领导者只有尊重员工,坦诚对待每位员工,才能使她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在尊重个体的同时,更为强调合作,没有合作的工作是无法产生真正效应的。在这方面我们首先健全了园所各项规章制度,让大家形成强烈的法规意识,自觉按章办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不协调。但人不是机械的,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通常我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谈心、座谈等增进大家的了解、沟通,使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全园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就能达到实现园所目标的目的。
        四、用“成就”来调节、指导教师行为
        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决定幼儿园工作的成败。管理只有以广大教师为主体,发挥民主管理,尽可能地激发并满足教师的成就欲望,才能使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真正地有机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管理成效。
        1、引导教师树立正确成就动机。
        目前幼儿教育普遍存在成就感较弱的心理。一项调查显示:52.5%的教师认为自己任教以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在认为自己取得“较大成就”的46.25%的教师中有43.75%教师仍对自己的成就“较为不满”。这种对自己成就普遍不满意的意识,往往会引发沮丧、紧张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园所工作的开展。其实每个人 都有不同的创造优势,如有的教师善长某一科教学,有的心灵手巧,环境创造总别具匠心等。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创造优势发挥中才能充分显示其才智,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根据每位教师的的不同能力、性格、经验等,帮助她们正确分析各种因素,因势利导,使她们的“成就需要”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到目标高低适中,易于实现,以使教师产生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2、创设成就舞台,鼓励创新成才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园侧重于青年教师的业务爱好的培养,注重她们的自信心、自觉性等个性品质以及竞争、创新意识、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优质课、教学论文的评选活动,有计划的安排各种规模的公开课、比武活动,进行自我激励。千方百计的为青年教师架设舞台,扶她们上台、入室,促使他们不断成熟,尽早脱颖而出、满足其创造、成就的需要。对有较高成就需要的教师,则根据她们的意向安排到有一定挑战性、开拓性的岗位上,让她们在改革实践中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其创造、成就的愿望。
        3、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强化全员成就意识
        我园充分发掘、积极宣传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奋力拚搏者的教师,使她们的高尚品质、奉献精神,为广大教师所认识、所重视、所羡慕。同时加强培养,以点带面,以一促十,以此强化群体的成就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科研课题,争当教坛新秀,争做优秀教师,早日走上成功之路。凡获各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称号的教师,园领导不失时机的请她们为园内外教师推出观摩活动,提高她们的知名度,并鼓励她们承担市级科研课题,为其进一步施展才华创设良好条件。使工作勤勉、成绩显著的教师,从人们赞许、钦佩的目光中体会到了被人理解、为人尊重的愉悦,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此外,我们还注重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结合,设立了奖励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