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泉、唐红艳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朝阳学校、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士杰学校
摘要:德育教育属于一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育培养的内容,它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培养所必须重视的工作,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进行足够的关注,以实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都对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中对这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具体渗透情况,并研究如何更好的通过教学策略的优化,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结合,使具体的教学作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往的教学中,比较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学习技巧,但在德育方面的渗透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的,特别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价值观的正确养成比较欠缺,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缺乏正确的思考和判断,这也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在小学阶段得到素质的有效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渗透方面的重视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向好的方向发展。小学生处于一个接受能力比加强,喜欢新鲜事物,学习能力培养比较快,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并且记忆力比较好的阶段,同时,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时间也比较短,很容易通过教师的引导接受更美好的事物。这些都非常利于教师在具体教学开展中渗透德育教育作用的高效发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小学语文教材相对来说内容也更丰富多彩,且容易进行教学的拓展,非常利于德育内容的有效插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合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教学拓展
随着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材的不断改进优化,当前部编版本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改动不大,但在教学活动和图画设计中则与以往相比丰富了很多,且贴近生活化,编排特点也更具特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不同类型的文章题材中通常也体现着不同的德育内涵。这对于教师渗透德育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多挖掘教材中的元素,实现为课件的制作提供好服务支撑,使德育渗透更自然、多样化,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接受具体的内容。例如,在部编版本教材,二年级下《亡羊补牢》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根据树种的图画让学生思考牧羊人到底错在了哪里,让学生能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进而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实现正确价值观和是非观的有效养成。
(二)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促进情境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率逐渐增高,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被应用到更多的教学环节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课件授课,例如,微课可以很好的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高效进行,新科技和各种电子产品的运用,使得教学资源的获得和分享更加方便,也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掌握,更有利于让其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开阔视野,还可被用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利用这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教学形式更多养化且更具真实性,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能更好的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大脑思维活跃度增加,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在具体的情境创设中,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与声响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以及阅读体验情境等,都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情境创设形式。例如,在部编版本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和相关声响的有效搭配,让学生的阅读情境得到丰富,在这种学习情境下,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感,从而逐步形成敬畏自然和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在具体活动开展和课后教学任务布置中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识字、写作、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增长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常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开展和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比如,诗朗诵大赛、书法竞赛、写作竞赛等活动的开展,课后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语文教学形式,为更高效的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可将德育教育的知识内涵融入其中。例如,在进行识字教学和书法练习中,当学习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对于“屈”这一字在文中发挥的作用重点讲解过程中,其基本含义是使弯曲,与伸相对,也有竭、穷尽的意思;通过拆分可知,“尸”意为“不动的人体”,“出”指出门,“尸”与“出”联合起来表示“身体卷缩折叠着被抬出门外”;“屈”本身是一个偏贬义的字,而在文中,加上否定修饰,则表达出一种深处逆境仍饱含浓厚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体现。在这一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外阅读属于拓展学生德育教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更好的让学生避免形成错误的观念,以及选择不当的书籍浪费阅读时间,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具体年龄阶段,并依据教学大课外阅读科目,为学生做好课外阅读计划设计,以实现让学生在高效的阅读下,强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在小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增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以更好的实现教学视野的拓展,随时保持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观念和意识,进而通过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式不断创新,让具体的教学开展更具适应性,这样也可让学生接受到更全面的教育,实现在新时代发展下,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自身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晓雯.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16):85.
[2]陈建.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8,(6):27.
[3]黄赐先. 浅析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9,(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