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陈红梅
[导读]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创新,为了提升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质量
        陈红梅
        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 晋江 362200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和创新,为了提升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质量,老师可以利用新时代下的新教育观念在数学课堂当中为培智学校的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发现、认识和探索的过程当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针对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究,希望能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与普通学生相比接受知识的能力会相对弱一些,尤其是在数学知识方面。因为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老师在引导培智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延长学生在课堂当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让学生思维得到慢慢的提升。下面就对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在数学课堂当中采用情境法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详细了解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个性发展特点以及年龄特点,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寻找一定的契合点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因为培智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相比于普通学生来说本来就比较分散,集中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价值的有效发挥。
        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对10以内的数字进行认知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经常玩的彩色笔当作道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边摆彩色笔边数,先对1~3的数字进行认知,让学生熟练掌握之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对4~10的数字进行逐步认知。利用学生最熟悉的彩色笔引导学生对数字进行认知,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学习。而且很多学生喜欢通过画画来突显自己的内心,所以老师也可以利用画画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字进行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喜欢画小狗,那就在学习数字2的时候,就让学生画两只小狗。有的学生平时喜欢画树,那在学习数字5的时候就让他画5棵大树。这样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创设一定的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数学知识的学习本来就是围绕相应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的,所以老师在课堂当中要有目的的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并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一定的冲突,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2]。
        比如学生对简单的数字进行熟练认知和掌握之后,老师就可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检验学生对简单数字的认知效果。

老师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数字一到数字10的卡通图片,然后将10个数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成5组并显示给学生,最后向学生提问“这几组数字里面哪种数字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通过老师的设问以及台上展示的数字,学生就陷入了思考当中,并且针对每组数字的排列顺序提出自己的质疑,最后在认知的不断碰撞过程当中产生正确的答案,这不仅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比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粗细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文具盒里面的铅笔收集起来,然后让学生对铅笔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异同点。最后老师左手给学生展示两支粗细相同的铅笔,右手给学生展示两支粗细不同的铅笔,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当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从文具盒当中找一些笔来进行观察比较,并对粗细相同的笔进行归类,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创设元素单一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与普通学生相比培智学校的学生不仅智力低下而且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到学生的学习,尽量采用单一元素的教学情境,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并对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积极反馈,从而达到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单个数字加法运算的时候,老师采用单一元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加法进行认知。为了能让加法的过程演示的更加直观形象,老师可以利用目前比较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采用形象的动画来展示加法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动画设置代表数字1和数字2的两个圆球,为了给学生演示加法的过程,然后通过动画演示两球相撞产生出了代表数字3的圆球。利用这种生动形象的动画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加法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建立初步的加法意识。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文具盒当中的笔来演示加法的过程,老师先让学生从文具盒当中拿出一支笔说1,再从文具盒当中拿出一支笔说1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2,最后从文具盒当中再拿出一支笔说2和1在一起就变成了3。以此方法进行循环就可以让学生对加法建立一定的概念,为后期进行加法运算奠定一定的基础。对于培智学校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模式创设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简单原则,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数学知识。
        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
        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当中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似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的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然而在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观察,引导学生将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老师举行吃粽子活动,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再次理解[3]。为了巩固学生学习的加法知识,老师左手拿了2个粽子,右手也拿了2个粽子,然后向学生提问老师手里总共拿了几个粽子?这时老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了2个粽子,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字2,接着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了2个粽子,随后老师问总共有几个2?学生判断出有两个2,最后又问两个2是多少?即2+2=4。今通过以上生活当中的实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让学生学起来更加容易,并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认知。
        结语:培智学校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一定要结合培智学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单一元素的情境教学模式以及不断循环的方法,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不断巩固,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最后达到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逐渐稳步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金辉.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68.
[2]齐亚琴[1].谈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J].神州,2017:55.
[3]史春红.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J].小说月刊,2018:161.
【作者简介】陈红梅,1967年8月,女,汉族,福建省晋江市,大专学历,从事特殊教育数学教育数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