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王贝贝
[导读] 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品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王贝贝
        泰顺县筱村镇幼儿园 浙江温州 325503
        【摘  要】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品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幼儿园项目课程主要是通过根据幼儿的兴趣、课程审议后的替换、关注大社会运用活教材进行建设,以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组织幼儿根据自己的问题去进行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项目课程;有效途径;

【正  文】
        项目课程教学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英国的幼儿学校广泛运用。甘迪尼指出:“项目课程提供给幼儿与教师学习经验的基础,它奠定在几个基本的信念上:做中学是重要的;团体讨论;概念及经验的再思考及再运用。这些都是获得更佳学习效果和加深理解的首要方式。”[1]
        一、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存在的困难
(一)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者缺乏能力和积极性
        随着国家教育部印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改建和新建大量的幼儿园,一大批年轻的幼儿园教师挑起了幼儿教育的大梁。那么,多数年轻教师本身的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加上课程建设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所以目前的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体系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体系。
(二)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缺乏创新与特色展现
        教师在进行项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都存在照搬专家、现有课程的课程内容的现象,缺乏自身的思考与融合,很难呈现地域、班级的特性。同时,不仅是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等都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家庭教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部分家长总是觉得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对于幼儿园的一些活动都存在抗拒,认为浪费时间,导致课程存在家庭教育的缺失[3]。
        二、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发现一日生活中幼儿的兴趣点
1.根据幼儿游戏兴趣进行项目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以来,我园调整幼儿一日生活,让孩子拥有大块的自主游戏的时间,
同时幼儿园层面要求老师在观察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抓住游戏生发点,形成班级项目课程。
        今天小一班董惜语和几个小朋友还在建构区玩起了中巴车接送旅客的游戏,他们搭建的中巴车很形象,有车头、座位等。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上下车换人,而且其中童福星还会一直说好了吗?我把门关上了。不一会儿参与的孩子越来越多,个别孩子也在旁边搭建起了其他的中巴车,“我要去罗阳。”“我要去三魁。”“你先不要上来,车子坐不下了。”在接下来的分享环节,教师对今天的游戏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在梳理了孩子碎片化的思考后,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自己坐过什么车以及身边各种不同作用的车很感兴趣,根据孩子游戏的兴趣点,生发了本次的项目课程《各种各样的车》。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在进行项目课程的时候首先请孩子们将家里的玩具车带到幼儿园进行分享展示,既丰富了课程环境又补充了孩子对车子认识的经验。然后根据课程的五大领域生成班本课程,有艺术活动《多彩的汽车》、语言活动《晚安,工地上的车》等。
        2.根据幼儿生活兴趣进行项目课程建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例如项目课程《昆虫记》,孩子们带上小工具来到了种植区进行锄草工作,突然“老师老师,我在这发现了一只蚂蚱”“我知道我知道,它是绿色的”“它还有翅膀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于是大二班的昆虫探秘之旅开始了。老师和孩子们先是把蚂蚱请回班级,用班级科探区的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之后开展问题大讨论,蚂蚱喜欢吃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秋游活动如期到来,孩子们也不忘在秋游过程中寻找大自然中的蚂蚱,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孩子们还捕捉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昆虫,孩子们兴奋地用画笔记录,还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了昆虫标本。通过开展昆虫课程活动后,老师们和幼儿们进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


(二)科学做好主题审议并合理替换
        开学初,幼儿园都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期课程的主题审议,在中班《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中班(下)》,“我的家乡”这个主题中老师们发现主题内容虽然丰富,但其中的经验联系不连贯。在主题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谈到我们为何不利用当地的资源、根据孩子们的经验以及兴趣生成新的各班的项目课程进行原有课程的替换呢?大家观点一致,于是各班回到班级后就与班级的孩子进行讨论:关于我们的家乡我们居住的小镇,你最想了解什么呢?有的班级的孩子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镇要叫红粬小镇?”有的班级孩子说:“我想知道廊桥的更多秘密。”有的班级孩子说:“我们不是有个很有名的古名居吗,它与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孩子各抒己见,少数服从多数,老师们进行了投票决定了相关主题,并整合了孩子们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的问题,打算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一起解决。于是中一班生成项目课程《我与廊桥的故事》,中二班生成项目课程《探秘古民居》,中三班生成项目课程《红粬小镇》。
(三)关注大社会运用活教材
        2020年鼠年的开端,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始料未及,孩子们也由此产生了多种复杂的感受与困惑。生活即教育,眼前的疫情就是最好的教材。
        《浙江省幼儿园延迟开学期间教育工作提示》里所言: 要明确当前教育工作开展的场合主要是“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通过“亲子陪伴”来达成。在本次的课程审议过程中,教师结合“疫情”理清脉络,分析价值,链接幼儿现有经验把握核心,同时梳理资源优化内容,最终形成段里的主题审议网络图。
        教师通过线上家长会了解孩子目前的居家情况以及分享了亲子教育的一些建议,并家园协商形成了家庭生活化项目课程。最后形成了两大块内容,一块是开学前孩子在家与家长进行的家庭生活化项目课程《科学“宅”家战疫情》,其中包括健康活动《健康作息我安排》、社会活动《我们身边的抗议英雄》、数学活动《温州“新冠肺炎”每日更新》等,同时要求家长关注幼儿园公众号每日推送的亲子游戏、幼儿心理辅导等内容并带孩子积极参与,丰富家庭生活化项目课程。另一块是孩子入园后进行的班级项目课程《病毒大作战》,这一块项目课程除了各类活动以外,还要师幼合作丰富课程环境、添加区域材料、规范集体生活常规等。
        三、幼儿园项目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丰富幼儿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在参与项目课程活动,比处于以教师主导的学习活动下的幼儿更加具备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孩子共同商讨要了解廊桥的结构,通过远足抵达廊桥后孩子们会自己观察廊桥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疑问,最后组织好语言跟镇里的文化员进行提问,希望得到合理的回答。同时项目课程提供机会让幼儿有意识地参与感兴趣的主题,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自主发现问题、了解事物以及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和情绪将会得到有利的发展。
        (二)挖掘课程建设内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班级教师在幼儿项目课程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掌握好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同时在实践项目课程活动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学习并且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图,充分挖掘并利用身边的资源,并要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为了让项目课程活动能让幼儿形成系统的、扎实的对于事物的认知效果,班级老师也面临着各方面的能力的挑战。[4]一位项目课程刚结束的教师曾坦言:为了建设好《探秘古民居》这个项目课程,我都快成半个古民居研究专家了,在参与这个课程中我与孩子、家长一同学习,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裘迪·哈里斯·赫尔姆,丽莲·凯兹.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M]. 林育玮,洪尧群,陈淑娟,彭欣怡译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李爱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7.28(11): 35-39.
[4]刘莉菲.关于幼儿园项目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9.2
【作者简介】王贝贝,1992.11,女,汉族,籍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本科学历,从事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幼儿教育、探索幼儿园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