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山东省东平明湖中学 2715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缩短时间,减少物力、精力的投入,但要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因为教学效果提高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初中生的课程量很大,学生的负担很大,高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高质量、低消耗的目的。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 初中 化学 高效课堂 构建研究
引言
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更新,整合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特点,完善日常教学过程,规划课堂教学的经过,把握化学课堂内的教学主旨和内涵,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构建优质环境.初中化学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思想背景的环境下,要落实先进的教学思想,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创建有利条件,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一、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存在很多的问题,归纳以后,可以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初中化学课本虽然内容简单,但是习题量很大,考试中的题目比较复杂,且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是很好。(2)化学课本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课时量很大、教学速度太快,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3)学生对问题产生质疑后或者争议很大时,无法及时解决问题,花费的时间过多,其他课程又被耽误了。这样一来,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前面的知识没学会,后面的知识又跟不上”。(4)由于实验室是公用的,开放时间受限制,有些实验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办法及时得到学习,不能验证课本中的问题,使得自己的困惑越来越多。
二、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无法达成课程教学目标,更不符合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要求。为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流程,充分发挥“学生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效用,凸显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提供更好的获得知识的途径,获取学习化学过程的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备课,提前对授课语言进行筛选,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划分,根据全班学生的学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在课前精心做好备课,就可以很好地掌控课堂节奏,有序地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在极大程度上优化教学质量。
(二)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教学中的学习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情境,且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另外,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且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如:多媒体技术,通过其视频、音乐、图片等功能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中重点、难点进行分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决他们的困惑。
(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开发学生的智能
初中化学是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一门起始课程,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学习化学,有助于初中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分析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探宄”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发现真理,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开动脑筋,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从而获取知识。目前,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是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例如,对于初中化学“水的净化”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应让学生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不做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探宄能力较弱,如果将学习的内容全盘丢给学生就会使得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划分布置好合作学习的任务,如哪个小组去自来水厂进行实地考察,哪个小组演示过滤操作,哪个小组介绍硬水和软水。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解,教师为学生设置探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合作探宄学习。
(三)联系实际生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那么在如今的初中化学课堂中,寓教于乐的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老师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以此拉进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有利于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互动性的化学课堂,从而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去思考,提出“生活中有哪些带酸味的物质?洗衣服时会有什么感觉?”等问题,顺利导入新课,学生对“酸和碱”就有一个具象的认知,之后的教学会更加顺利,发挥出了寓教于乐的意义和价值。
(四)落实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更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初中阶段的化学理论知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而实验作为理论的支撑和延伸才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才是化学的源头,亲手操作实验才能彻底的弄明白化学理论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因此实验教学必须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历教学。例如,在有关“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实验操作物品带到课堂中,将学生细化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操作以小组为单位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分享、总结实验过程和基本实验方法,同时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弥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构建实验操作过程,可以保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高效理解,促进学生整体化学学习成效的提升。
结束语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焦点之一,也是践行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它的开展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最大,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荣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5.
[2]陈海燕.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技资讯,2020,18(07):113-114.
[3]胡佩.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天地,2019,1(2).
[4]王晓丹.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02-203.
[5]杜玮.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