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卓嘎
墨竹工卡县南京实验小学 西藏拉萨市 850200
摘要:小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课是尤为重要和特殊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大升学的压力,刚刚从幼儿园进来,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数学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数学课程中,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自主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之中。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升学压力较轻,老师应该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积极融入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数学学科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呆板枯燥,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课堂教学质量较低。因此,根据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数学课堂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担任教学的重点。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小学阶段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课堂之中,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教学模式游戏化,提高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好奇心较强,导致注意力分散不够集中,通过数学游戏的教学方式,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集合课本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探究知识,学会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合理运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课本知识,丰富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的游戏体验。如果,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只运用一种游戏,久而久之,学生会感觉到枯燥。因此,教师通过开展小组竞赛或者个人竞赛的模式,利用游戏引入今日的课程,也能够将游戏渗透进探究型复习课中,检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游戏内容的多样化,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字炸弹”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乘法表》的知识点,并且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师随机说出1-81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让学生依次进行报数,如果遇到6的倍数,则要喊“过”或者击掌示意。当有学生出错之后,教师先应该教授那个数字是几乘以6得到的,之后在让答错的同学进行简短的才艺展示。这样子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加深记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学习积极性
数学本就源于生活,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数学的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吸收理解。小学教师将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必备的基础技能、基础经验,不断增强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其中,改善原本呆板枯燥的教学氛围,营造欢快的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授《年、月、日》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日历上标注的特殊日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日历制作的小活动,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日常,创设出一本独一无二的数学日历,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帮助学生对于“年、月、日”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吸引目光
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数学的内容最为抽象、复杂,是学生的薄弱学科,教师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刚刚萌芽,无法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导致数学课程枯燥乏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融入多媒体设备,能够用图片、影视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抓住学生的目光,提升学生课堂的融入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设备,丰富数学知识点演示的过程,将书本中讲述到的概念、运算定律、公式推到的过程,具体生动的演示出来,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推动过程记忆更加形象化,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
例如,《面积》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按时,帮助学生掌握垂直这一概念。教师能够先展示关于跳水比赛的影像,询问学生“跳水员跳入泳池中,水花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学生积极思考之后,得出结论“水花越小,说明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角度越接近垂直。”之后教师引入垂直的概念,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能找到与底边垂直的高。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短片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抽象、复杂的知识转换成生动、具体的内容,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增强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传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主要以“黑板粉笔”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主,一节课全程讲述知识点,穿插习题的练习,忽略学生自主思考和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扎实,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无法做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下降,在课上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打瞌睡的现象,对于数学产生抵触心理。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在新课标下提出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增强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直接经验。这样子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学习可以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赛、个人赛和班级赛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数学比赛中巩固和运用数学知识点,培养团队精神。教师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之后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利用丰富的、多元化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数学思维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题之后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研究的热情,提升钻研精神,促进学生数学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17.
[2]王静.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80.
[3]茆康.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56-57.
索朗卓嘎 女1982.10.20藏族 西藏拉萨 本科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南京实验小学 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