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秦九云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生活与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秦九云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生活与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育中不断完善英语课程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不仅是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科学教学方式的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也能够在综合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实现思维引导行为方法的正确学习理念。本文就高中用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过程,还应该是英语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高中是学生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巩固,从而为其进入大学阶段开展专业性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核心素养的理念,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运用英语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就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创新思维不够。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严重不足,这样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及时审视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加强对核心素养理念以及实践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够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也能够形成优秀的个人能力,为自身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丰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课堂形成活跃的氛围,带动更多学生加入其中,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持续的思考与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式的丰富,带领学生充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形式,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小游戏完成词汇和句型的掌握,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实现英语思维和口语能力的锻炼等,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假设小组成员在餐厅就餐,围绕“健康饮食”这个主题编写一段剧本并将其演绎出来,然后在课堂上为师生进行展示。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既能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还能够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创作活动中,最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不断发展其核心素养。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开展高质高效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同样,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重轻松、愉快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提升核心素养、发展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进而形成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再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为学生播放一首激情澎湃的英文歌曲,并鼓励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放声歌唱,一方面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英语课堂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断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锻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给出一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不仅能够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同时也能够使整个课堂处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带给学生更多感染力。
        三、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问题导向法是教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对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不断提升其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避免因走神、分心等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习惯吗?除了中国之外的国家的节日,大家了解多少呢?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明确的方向,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以及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作出回答,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开展热烈的讨论,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此时,教师再顺势开展相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并运用学生所讲述的节日以及风俗进行例子的列举,既能够快速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和探究,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消化。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对问题作出敏捷的反应,迅速抓住问题的中心,并给出相应的答案,既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证明,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不仅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能仅仅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 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45-47
   [2]张泰刚.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7(11):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