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苍南县灵溪镇第四小学 325800
摘要:21世纪,人才是较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人才培养是关乎社会发展的大事。在当前积极推进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深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加强对色彩教学的研究,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色彩教学活动是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提高学生对色彩概念和色彩知识的掌握水平,为学生色彩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带来帮助。小学美术教师要抓住色彩教学这一契机,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达成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引言
色彩是小学美术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情境色彩有不同含义,如何借助色彩教学增强学生审美素养与创造力是教师值得探讨的主要课题。目前美术色彩教学多注重讲解色彩概念知识和传授绘画色彩技能,忽略学生创造力发展,以致于学生对色彩内涵理解极其空洞,创造力也较为稀缺。因而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与色彩教学特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学生能以独特的审美眼光欣赏美术作品,全面提升学生美学修养与内在气质。
1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
对于小学生而言,眼睛所看的东西往往最为直观,也更好理解。面对小学生,教师首先得考虑到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去进行教学,只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才能带领学生走出“花”路,实现教学措施的顺利高效进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教师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色彩海洋的指路明灯,时刻给学生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色彩教学课程中不能一开始就打直线球,这样的方式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体会,教师可以先从与学生一起欣赏美开始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辅以合理的教学手段,与学生一起欣赏一些以色彩运用出名的画作。借助这些画作中美丽的画面景象吸引学生,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或者,教师可以从自身改变出发,在自身的穿着打扮上尽量明亮鲜艳,以自身的衣物的美丽色彩来吸引学生,用自己身上的色彩作为教学的伏笔。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之后能够以自身迅速的吸引学生并使学生下意识的说出:“老师,你今天好漂亮啊!”这句话时,课堂的教学导入环节就成功了一大半。不管是画作的欣赏或是教师自身色彩的吸引都是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良好教学措施,有助于教师后期对学生针对性培养,切实的教会学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丽。
2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色彩教学
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使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这会让理论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感受会更加强烈,教学效果也会更为理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各种不同色彩的对比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色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同时,在讲到一些相对专业的色彩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辅助讲解,这会给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有助于教师直观地分析和解读理论知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吸收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也会提高。例如,“三原色 三间色”这一节是色彩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为了让教学效率更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比如,黄色与蓝色混合在一起可以变成绿色,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口头讲解来让学生想象色彩的变化,学生很难在头脑中还原这一过程,难以掌握全面的色彩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色彩混色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原色相互混合后的色彩效果,并让学生体会不同比例的黄色与蓝色染料混色,变成绿色后的深浅也不同。
3加强作品鉴赏,深化色彩感受
色彩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让色彩教学有条不紊地推进。为此,教师可以在色彩教学中增加艺术鉴赏模块,让学生在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分析经典作品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独到之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色彩感受。在鉴赏作品色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讨论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及沟通,让美术色彩教学更具活力,同时让学生将探寻艺术美变成自身的内在需求。如,在教授《看戏》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看戏图》。这幅作品是清代的绘画作品,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舞台、戏剧表演形式以及人们看戏的场景。作品极富戏曲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戏曲服饰与人物形象等。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人物的神态、动作及服装配色等方面加以分析,增强学生的色彩感受力,激发学生热爱戏曲艺术的情感,为学生的色彩创作打下基础。
4加强美术教学训练
每个学生对色彩感知和创造意识均有所不同,美术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运用紧贴学生学情方式训练学生色彩创造力,促使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训练后能形成良好的美术色彩创造力。尤其小学生看待事物角度不同于成人,在感知自然时会有天然的纯真心理,教师在训练时可重点学生对抽象画色彩作品绘画搭配能力,提升学生美术创作意识与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创作时可巧用如蜡笔、水彩笔、素描笔等不同工具进行绘画训练,积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色彩工具开展涂鸦或绘画创作等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对不同色彩理解与感知,更要在此过程中凸显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理解美术创作中造型与线条等知识内涵,为高效创作做好铺垫。
结语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进行多层次的美术探索。美术作为外界事物的有机载体与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美术作品由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构成,通过对学生进行色彩指导,教师能够加深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色彩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感受与情感体验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色彩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色彩教学方法,正确认识色彩对学生成长进步的意义,促进色彩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丹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策略初探[J].明日风尚,2017(19):154.
[2]金露露.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思考[J].好家长,2017(3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