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训教学的中职机电教学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唐培友,张英香
[导读] 当今社会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唐培友,张英香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672700)
        摘要:当今社会我国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以此为基础,中职院校有必要针对机电专业开展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活动,以促使人才培养效果得到不断提升,并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实训教学;中职院校;机电教学;教学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对于数控加工、机械设计、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各层次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所以,中职院校方面应积极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以促使专业人才能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和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实现其专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并成长为优秀的实用性技能人才。以此为基础,本文中将主要针对基于实训教学的中职机电教学途径进行探究。
一、中职机电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2)实训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强;(3)实训基地应用率低且与教学目标不匹配;(4)教材不符合教学需求;(5)考核模式过于陈旧。
二、基于实训教学的中职机电教学途径
(一)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建立
        既往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各项概念,以此为基础,课堂教学效果主要由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所具有的求知欲决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还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所以有必要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以“学生当前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两个方面为重要基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进行培养,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模式,在技能学习及训练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例如对“目标降解式”实训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将整体教学目标拆分成为多个分层目标,也就是需要教师首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确认,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拆分成为数个阶段教学目标,学生以阶段为单位进行学习并对自身技能进行训练,以逐渐完成数个教学目标,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落实。在此过程中,因为每一个目标的难度均相对较小,且完成难度相对总目标更低,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也就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1]。


(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机电专业教师水平的提升属于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所以学校方面应鼓励实训教师积极参与生产一线的进修学习活动,以加速自身的知识更新,只有实训教师能够积极对学科的前沿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够掌握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专业知识,所以,机电专业实训教师应定期参与专业课程培训活动,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对口单位中参与生产实训活动,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加速自身的知识更新,从而实现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专业指导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职院校方面也应积极为实训教师创建起相应的条件,鼓励和支持实训教师对各项业务学习活动进行参与,以实现实训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协同合作以及取长补短,并采用成果展示等相应方式推动师生共同进步。
(三)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
        对实训基地进行有效建设以实现产学结合,不仅能够对中职院校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应用,还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具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并且,实训基地为中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对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向学生开放实训基地,以促使各项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创新能力,也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为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2]。
(四)开发校本教材
        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所应用的实训教材也能够对其实训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中职院校方面应对相应的实训教材进行细致编写,以促使教材质量能够得到提升。需要学校方面注意的是,实训教材应定期进行更新,以能够纳入更多的教学成果、实践经验以及新鲜知识,以促使实训教材更加全面和系统。
(五)对多元化的教学评估体系进行构建
        在开展实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方面还应注意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坚持,构建起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1)在对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关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同时强化学生的严谨态度以及规范操作,以实现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和职业情感的培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学校方面可以按照项目化和模块化的模式对课程及考核内容进行设置,在学生对一个课程模块的内容学习完毕并通过考核之后,即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而非将全部内容学习完毕之后,仅通过一次考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确定,并且,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时,应由校企合作的企业参与学生的成绩评定工作,同时并结合教师意见,确认学生最终的实训成绩;(3)学校方面应鼓励学生积极对各项相关的技能竞赛进行参与,由学生自行根据自身兴趣对课余时间进行利用,以组织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若学生能够在竞赛中获奖或是取得相应的名次,学校方面可给予其一定程度的奖励,与此同时,学校方面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积极参与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并丰富实践经验,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在校园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加分;(4)对“双证毕业生”机制进行构建,学生完成学业后即可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参与技能培训并考试通过。即可获得国家中级工技能证书,学生获得双证以后,不仅代表其专业技能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应程度,且十分有利于学生参与行业竞争[3]。
结束语:
        从总体上来看,在机电专业中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水平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中职院校方面应积极对有关于实训教学的方法模式进行改善,构建起适合机电专业人才发展需求的培养模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娓.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分析[J].人文之友,2020,(7):177.
[2]张占军.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J].湖北农机化,2020,(8):101.
[3]汤木坤.关于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