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伟
贵州省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 552400
摘要:产教结合是增强中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职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必须通过产教结合,有效开展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水平,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本文以中等职业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产教结合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基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平稳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BIM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电子技术专业是大多数中职院校设立的传统专业。与电子信息有关的公司遍布全国。该专业将企业引进学校,并建立良好的环境合作,适合产教融合这种实践经验推广和参考。专业电子技术人才培训模型将学校生产与企业教育紧密结合,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优化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制定教育标准,教科书,发展工匠传承精神。在企业招生方式中,中等职业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式与合作伙伴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双方互利互惠的结果。
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目标设置尚不明确
由于职业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近期很多所学校开设电子技术方面专业。根据招生的需要,尝试开设时尚专业,例如智能家居和其他高科技专业来吸引学生,而不考虑学校教师的需求,培训条件和当地劳动力市场如何。没有根据市场给与学生适合的训练,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学生的职位定位错误。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过时
大多数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都遵循大学模式,以学科为主。一些教学内容已经过时,并且远远落后于实际应用。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系统的性能原理,因此缺乏与公司的生产需求紧密相关的典型例子,这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低下,并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三)培训设施相对薄弱
有些中职院校培训设施差,对学生技能的培训不足,以及未遵循的培训内容和方法。例如,在某些学校的家电维修中使用的某些电视故障演示板,甚至还是1990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教师仍按固定开关进行讲解。学生能很快明白,但维修量却少得多,因为他们不了解新的液晶电视或负离子彩色电视的故障,并且学生无法真正工作。
二、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策略
(一)校企文化,促进产教融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组织文化或团体文化。
区别在于,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文化活动是主要的内容,而企业文化是由公司员工实施的。由价值,行为方式和信念组成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在指导员工行为方面具有规范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方面也起着更为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在实施面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产教结合”培训模式的过程中,应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结合,在校园文化中不断弘扬工厂文化。中国的一些中职学校是公司的子公司,可能会直接向公司输出人才。作为回应,学校将建立一个企业文化广播电台,以便专门研究电子技术应用程序的学生始终可以感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有深刻的了解。企业文化,企业责任和企业使命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校园内引入企业文化,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涵义,拓宽了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而且通过纠正学生对职业文化的态度,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学习和就业。树立团结,合作和卓越的精神。并鼓励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二)不断创新和坚持特色
当前,中国的教育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在增加已经出台了许多与“产教结合”的政策,法规。中等职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施产教结合模式时,积极实施现代学习试点计划,改变学生就业的内部思维方式,改革招生方式和完善公司员工的就业方式。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招聘质量。中职学校应在文化走廊和文化展览区推广现代校园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并建立有关生产和教育与现代学习相结合的专栏,以使学生更多意识到校企合作的优势。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遵守学校和公司建立的相关制度,并与公司签订教育和就业合同。在雇用员工时,公司应首先分析电子技术人才储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职业入学规模,并为中职院校设置额外的考试,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三)园区的整合
校中国教育部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在工业园区、企业或车间附近建立,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为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提供动手空间和展览场地,以实现“产教融合”。中国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建立了“校中厂”,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大学拥有自己的工厂和校办的培训基地,例如电子装配空间,并为专门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的学生提供了实用的操作空间,以便学生可以继续对设备进行操作。合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专业经验,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专业经验,并全面提高学习水平。通过学校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以及产教的整合,学生将在实习和培训期间继续适应他们的职位,并逐渐熟悉职位要求和所需要的技能。它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并培养了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能力的电子技术应用人才。
结论
简而言之,在中职主要电子技术应用中实施“产教结合”的培训模式,不仅满足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而且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在将电子技术应用的生产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中职院校应准确认识到工作的不足,制定合理的对策,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业务需求,为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云松,冯明卿,李昭静.应用电子技术特色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7,(8).
[2]刘会朝.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生顶岗实习成效提升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