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齐壮
[导读] 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
        齐壮
        章丘中等职业学校 山东省 250200
        摘要: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正是大势所趋,社会刚需。在职业院校革新进程中,将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的革新发展,作为重点关注环节,结合教育工作现状,探索革新思路,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职院校;教学
        1微课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提升教学效率
        耗费时间长、教学效率低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而微课的应用刚好可以弥补这一弊端。相较于传统方式而言,微课灵活性较强,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乘车、休闲等多个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提升自身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教师可以提前将本节课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视频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在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微课教学视频,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严重且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再加上教师教学水平各异,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微课的应用可有效帮助学生明确教学主题,再加上微课教学内容都是由专业教育工作者精心编排的,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以活泼有趣的方式呈现,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微课还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升课堂教学科学性,真正将以生为本落实至课堂教学中。
        2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状况
        2.1师资力量
        关注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是从普通高校外聘、返聘回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有扎实的教育功底及经验,但是创新能力弱;一部分是普通师范类高校毕业的高材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缺乏与中职院校学生沟通的技能等。整体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强的人很多都选择了其他出路,真正进入中职任教的少之又少,若是学校未能有意识的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对于教育工作反而会产生阻力。就教学资源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配置专业的计算机室,对软硬件设施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一次性的建设投入,还需要后期的维护与更新,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显然很多中职院校尚未达到这样的需求。
        2.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陈旧,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的又一问题。在教学组织中,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相对传统的说教中,对于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用不得当,未能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也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教育思路、方法被带入到课堂中,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着积极影响。但是显然的,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并没有及时吸收并采纳这些教学手段,而是相对消极地展开着教学工作,最终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产生着消极影响。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使得课堂教学受到阻碍。
        3微课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前
        3.1.1学情分析。大部分中职学生或多或少都已经接触过互联网,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经验。但是他们对于数据通信的认知大都停留于表而,只是了解一些基本操作与零件,对于IP地址规划以及网络协议了解较少。
        3.1.2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通信概念、数据传输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学习真正理解数据交换技术和差错检验与校正技术。教学重难点:数据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检验与校正技术。
        3.1.3制作微课。在对本节课程进行整体分析后,结介上文所提到的微课制作方式,制作出《数据通信基础》所需微课,如下表所示。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教学内容,在教学开始前要求学生利用课本、微课等多种方式完成《数据通信基础》预习,对于数据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方式等已经有了简单了解,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还要求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记录,并将问题带至课堂中,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3.2课中
        首先,播放微课视频,完成新课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一段《基本术语》微课。微课视频中主要对数据、信息、信号、信源与信宿、信道、信息量以及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对比进行了阐述分析,使学生对于数据通信有了初步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布置任务,介作分析。在微课观看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医院叫号系统、饭卡充值系统等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数据通信系统。接下来让学生们观看《数据通信系统模型》微课,了解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是山信源(信宿)、信道和变换器组成的,并探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数据通信系统还有什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学生回答完成后,教师应当进一步对数据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便利进行举例说明,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数据通信系统的重要意义,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前而学习,学生对于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看《数据通信基础》微课的前半部分,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数据通信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数据通信是山什么构成的。要求学生在微课看完后完成讨论,教师可以随扫L抽取一个小组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一些学生小太理解的问题应当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在讲解完成后,带领学生认识数据通信的常见传输方式,了解数据通信是如何完成传输的。而后为学生播放《数据通信基础》微课的后半部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据交换技术并学会判断什么样的情况时出现差错的症状,而后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课后第二道习题。
        最后,综介练习,巩固知识。在新课学习完成后,教师应当依据小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其完成综介练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播放《本课总结》微课,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重难点内容尽进行深入分析,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在利用微课复习完成后,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而后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答案对照。该环节可通过总结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学习知识。
        3.3课后
        课后通过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作业,来实现对本节学习内容的巩固提升。山于每个微课视频时间较短,所以微课数量相对较多,学生在观看时有点麻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与《数据通信差错检验与校正》内容进行精简,介并为一个微课视频,并将修改后的微课视频重新发给学生,并告知学生对于自己小理解、小明自的知识点可以再次观看微课视频,进而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当前教育领域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微课完成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有效推进新课改进程。
        参考文献
        [1]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郭雷.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2)
        [2]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潘汝春.广西教育.2019(21)
        [3]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陈顺立,邓荣,姜雷,何同林.职业教育研究.2020(01)
        [4]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游贵荣.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