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冠德
(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青海 互助 810599)
摘 要: 本文主要浅析互助职校“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及焊接实训课程在校企合作中开展的情况,重点探讨焊接实训课的教学步骤和提高焊接实训课效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五合一,三得利” 产教融合 焊接技术 实训教学
通过这几年我校焊接专业开办韵业焊接实习加工厂以来,学生在加工产品(以大型环卫垃圾箱为例)过程中,融合焊接实训教学,最后将学生加工出的产品交付使用,以下就整个加工过程中“产教融合”情况浅谈自己的看法,并对实训教学的改善提出几点措施。
一、提出“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企业行业培养出“下得去、上手快、干的稳、留得住”,直接适用企业行业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状况,学校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流程,不断完善和创新“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将企业搬进学校,课堂设在车间的育人模式。
1.教室与车间合一。把教室设到车间,车间即是课堂,学生在企业化管理的车间里按企业的要求规范操作,确保核心技能训练、质量合一,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2.教师与师傅合一。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负责理论教学,又指导学生实习;既是教师,又是师傅。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校上课、指导实习,他们同时也成为学生的教师和师傅。
3.学生与学徒合一。在学校上课按学生标准要求,上岗实习则按员工标准衡量。从入学初就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明白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员工的双重身份,这为上岗后迅速成为一名合格员工奠定了心理基础。
4.教学与生产合一。走进教室是聆听教师谆谆教诲的学生,来到企业是跟着师傅开拓进取的学徒。
5.作品与产品合一。学生实训时的作品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接受企业的检验,评价学生客观公正了,使消耗型实训逐渐转化为节约效益型实训。三得利:学校得利:提高了育人质量;企业得利:降低了人力成本;学生得利:强化了实践技能。
(二)焊接专业实训教学的步骤
1.焊接专业的具体做法:我校与县有关部门长期合作,将全县大型环卫垃圾箱的加工、维修任务由我校焊接专业完成。
2.加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到加工订单后,教师带领学生将大型环卫垃圾箱分类,让学生绘制草图,预算型钢、钢材、小型零部件等材料的用量,由学校垫资采购材料。给学生讲解实训的目的、任务,给学生解答相关的疑问,做好参加实训学生的思想工作,为顺利开展实训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同时,积极撰写“致家长的一封信”,本着商量、沟通的态度向家长阐明实训的目的和安排,同时在家长群里解答相关疑问,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与协助。还要完成安全教育,为了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正常的实训学习秩序,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实训教师对学生实训环节安全管理要开展充分细致的教育工作。
3.实训指导老师分解任务:教师结合焊接实训项目,分成若干个模块。第一模块:下料,4.2MM钢板的下料,安排在剪板机和用等离子切割完成;小部件,厚材料,如16MM钢板的下料,让学生用氧乙炔火焰切割完成;型钢的切割在切割机上完成。第二模块:焊接加工,分为底层焊接,主要用焊条电弧焊运用平焊技术完成。立板及门板焊接,主要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运用立焊、横焊技术完成。顶棚的焊接,主要用二保焊运用仰焊技术完成。最后是零部件的焊接。第三模块:打磨、喷涂。通过加工实训学习,使学生拥有焊接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焊接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素养,真正达到企业、学校零距离对接要求。
4.确定焊接过程中的实训项目及工艺参数等。实训项目包括:焊接安全文明生产教育、焊条电弧焊引弧、断弧焊、连弧焊技能训练,焊条电弧焊板对接平、立、横焊技能训练、焊条电弧焊T形接头焊接技能训练,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平、立、横焊技能训练等14项技能训练。
根据以上实训项目内容,结合实践操作,首先让学生掌握焊接材料的准备,装配要求与定位焊要求,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条、焊丝直径如何选择、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气流量怎样调节,焊道的起头、运条、连接、收尾方法训练,焊接缺陷的分析、处理方法等,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匹配,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焊接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和操作中去,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专业识的理解。比如,在介绍焊接工艺参数选择时,教材上通过观察飞溅、焊条融化状态等来判断当前的电流是否合适,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除了对教材上的判断方法有了视觉上感知之外,还可以通过声音的差别来进行判断。老师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较差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提高教学成效。其次学生总结填写实训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实训报告,指导学生写好实训报告等总结材料,综合评价学生的焊接实训成绩。最后学生要学会体会与思考。
这样的实训教学步骤取得的教学效果如下: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学生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指导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不怕暴露问题的心理准备,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要斥责辱骂学生,对于学生普遍性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特殊性的问题,个别辅导,对于手笨的学生,要手把手地教。教师在实训教学整个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宗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注意安全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也使我们的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有所成安全成长。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同时,要尽量改善焊接实训场地的工作条件,严格遵守焊接实训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把焊接实训的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行动中。二是提高了学生的焊接技能,突出焊接教学的实践特征。教师在学生充分掌握焊接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入学校的实习加工厂开展实践练习,这样能够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让学生认识到焊接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认可度。学生在学校焊接加工厂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教师就是师傅,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师徒传承”传授工作经验、操作技巧,让他们将实际生产的操作内容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巩固他们的课堂所学。通过课堂和车间实践力量的加持,共同致力于焊接专业学生实践水平的提升,而且学生也能够了解到焊接行业的最新行情,使其对自身将来的职业规划产生新的思考,有效促进其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三是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无缝对接”。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将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业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将教学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对接;通过教学项目与工作项目对接的要求。体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程,实现教学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做到“课程一起开发”、“技能一起提升”“教学一起实施”、“实训基地一起融合”、“功能一起增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善焊接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措施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在如何完善和健全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方面提出以两点措施,
(一)分层教学,提升教学成效。学生层次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在实训的过程中,老师也会经常发现,学生直接对于实训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别,这些差距影响着老师的整体教学进度,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实训过程有做收获,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分层教学的教训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不同层次的学生人数经过严格控制之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得各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尽快掌握焊接实训的知识。
(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教师团队,能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个好的教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甚至综合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更好地施教。虽然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于很多方面,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水平。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至关重要,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师傅定期走进学校,与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将专业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凝聚到一起,切磋专业技能,研讨教育教育,通过此活动,分别提升了专任教师专业技能短板和兼职教师教科研的短板,通过教科研活动增进彼此友谊,为顺畅实施校企合作打好基础。
(三)现场教学, 把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实现有机结合。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的改革也至关重要,加强互动,交流使学生充分融入这个课堂也是我们需要作出的创新。校企合作,共同确定基地建设规划;共同保证基地布局结构合理性,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考核、师生交流相融合;共同研究焊接技术特点、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共同营造同时满足教学实训、师资培训、产教研服务的实训环境。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进行研究探索,积极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切实实施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才能为日益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葛绍建.浅谈中职学校的焊接实训【J】.中国高新区,2017(10):65.
2.王东.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四合一实训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137-139.
3.袁劲松.“课堂车间一体化”顶岗实习指导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10(7):27-28.
4.郑玉忠.对焊接实训中培养学生细节意识的探索【J】.学周刊,2016(25):20-21.
5.宋友山.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探究人才培养途径-以北京电气工程学校为例.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学习公社,20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