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活动,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吴艳红 彭华春
[导读] 在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转而成为看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生本课堂
        吴艳红    彭华春
        湖北省沙洋县李市镇李市小学  448278
        湖北省沙洋县官垱镇大文小学 448278
        摘要:在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转而成为看重学生学习活动的生本课堂。这就更易于保障小学生的主体权益,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学习水平,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本文将从以课前预习为先导,增强学生学习意识;以积极探究为主题,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以作业设计为契机,整合学生学习能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活动,从而切实突出英语教育的人文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生学习、突出策略
        客观来讲,现代社会呈现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点,知识才是促使人们实现进步、成长的重要助力。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获取的学科知识是很难满足一生的长远发展的。
        一、以课前预习为先导,增强学生学习意识
        课前预习一般是指小学生在英语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与时间安排去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自觉学习活动,是优化小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必经之路。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设计明确的预习任务,要求小学生自主预习英语知识,使其积极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释、分析英语新知,再以新知去完善已知结构,由此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在布置预习内容时务必要体现“循序渐进”、“量少而精”的原则。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自觉意识相对较差,繁重的预习任务只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所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预习内容要由浅入深,一以贯之,为解决课堂上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How can I get there”单元教学中,笔者就出示了预习任务:根据课文对话掌握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It’s…、How can I get there?这三个句型的表达方式与使用语境;识读science museum,post office,bookstore等表示地点的英语词汇,以及表示方位的next to,near,behind等词汇,还有一些表示动作行为的固定词组,如turn right(left),go straight。之后,小学生便需阅读教材对话与课文信息,围绕本课知识任务分析具体的语用规律,由此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在预习时,小学生需认真写下预习时间、地点、方法等等,以便及时反思预习成效。
        预习任务的布置还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布置预习任务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认知能力,将学生分成学困生、发展生和学优生三个层次。如A级题目为基础题,立足于学困生而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B级题目增加一点难度,为中等程度以上学生设计;C类题为拓展题,着眼于学优生而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
        如在预习新单词环节,笔者这样设计分层作业。A级:听音跟读,读会单词。B级:听音跟读,读会单词,了解发音规律。C级:听音跟读,掌握发音规律,识记单词拼写。
        二、以积极探究为主题,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在常规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看重的是课堂知识容量,所以所选择的讲解法、讲授法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丰富英语知识,无法突出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利于训练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新课改提出了探究一词,由此引导小学生自主建构英语知识。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便要积极组织课堂探究,切实改善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以便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学得有效、学得成功,从而实现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如在六年级上册“My weekend plan”单元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以对话表演的形式来朗读、再现“Let’s talk”板块所呈现的对话内容,由此检查本班学生的语音水平,使其积极利用本课基础知识来完成英语交际。然后,学生则可通过对话体验总结出“be going to do sth”这一句型的时态特点,阐述这一语法知识的真实含义。本班大多数学生都可在语境的提示下正确推测,“be going to do sth”表述的是即将发生的动作,或者将来的打算。部分学优生进一步提出了一般将来时的概念,笔者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了解“be going to do sth”与“sb will do sth”这两个句式与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连用的共同特点。由此,学生对一般将来时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
        又如在六年级上册“How can I get there”单元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板块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任务一:Situation English.在熟练掌握四会单词“crossing,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后,将Part B.Let’s check中的地图发给每位学生,提出问题“How can I get to the science museum?”并提示学生画出路径图,用英语注明所经过的地方。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Where do I turn left ?”“Where do I turn right ?”由此展开情景交际训练,学会怎样礼貌问路。任务二:Be a tour guide.复习“near,next to,in front of,behind,on the left,on the right…”等方位介词及短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来当导游”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实现了知识的整合与重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以作业设计为契机,整合学生学习能力
        白云老师说:“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业应把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英语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充分提高。”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可以“百花齐放”,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让学生乐在其中而不觉其累。
        目前小学阶段的作业布置以机械性的抄写作业为多,这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保持是相当不利的,但是很多老师抱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态度照做不误。如何“变废为宝”?笔者认为稍微变通就可以做到。比如抄写单词时按以下要求:按字母个数由少到多抄写单词;按词性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抄写单词;按音节划分抄写单词(如um/bre/lla);自由打乱顺序重组单词(如hcolso,school);空出元音字母抄写再填空(如h▁sp▁t▁l)等。句子的抄写也可以做类似要求,由学生自己打乱顺序然后重组。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感受,促使小学生实现长远进步。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便要积极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力保障小学生的学习权益,使其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英语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黄洁.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谈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与方法[J].小学教学研究,2018(09):17-19.
        [2]段月霞.新课改下小学英语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70-71.
        [3]白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让小学英语作业智趣飞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