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打造童趣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叶永年
[导读] 众所周知,孩子内心的世界是丰富而神奇的,只有天真幼稚、淳朴善良、热情活泼、无拘无束,充满童真童趣
        叶永年
        博罗县龙华中心小学        516122
        摘要:众所周知,孩子内心的世界是丰富而神奇的,只有天真幼稚、淳朴善良、热情活泼、无拘无束,充满童真童趣。但现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还是保留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不要说打造出童趣的课堂,释放孩子的天性,从而让他们真正喜欢上美术。而不是一上美术课就“怨声载道”,觉得好无聊。因此,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童趣课堂的打造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美术    童趣课堂      打造      喜欢
        
        李贽在《童心说》中说道:“夫童心者,觉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是的,我们的美术课程的立足点也是“儿童”,教学的主体也是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尤为重要。笔者倡导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应推陈出新,不能禁锢孩子的想象和思维,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知道美术课堂可以跟随心走,也有很多趣味,很好玩。美术课很有趣,我喜欢上美术课。现笔者从以下三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打造童趣课堂:
一、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主体
        假设我们问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一个问题:“西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或者问:“你觉得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抽象画有什么不同啊?”这些问题都会使学生感到无聊、困惑或迷茫。若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此类问题,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耐心就会逐渐被消磨,还如何觉得美术课堂有趣呢?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为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制定适宜的问题来提问。
        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的一节美术橡皮泥课《我喜欢的棒棒糖》中,笔者首先拿出五支棒棒糖,学生立马被糖吸引了。接着问“你们最喜欢哪一支?”,学生们一下子炸开锅,七嘴八舌说:“我喜欢小熊造型的。”“我喜欢兔子的”“我喜欢绿色包装的。”老师接着说:“同学们都很喜欢吃棒棒糖吧?谁能说说棒棒糖还有什么形状的?”“老师,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像水果的。”听到孩子们的答案,笔者知道学生动脑筋了,笔者开始布置孩子们动手用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棒棒糖了。通过一系列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问后,一节充满欢声笑语、童趣童味的美术课完成了。


二、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去开展课堂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出发,解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问题来源于生活,学习成果用于生活。让学生的天性得到释放,感受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回顾美术课本里的许多教学内容,其实离我们的乡村生活很遥远。学生只能从书上或电视上看到,没有切身也看不到感受。如果只是生硬照搬书上内容,“照本宣科”,学生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没有灵气的,也看不到任何感情色彩,这就毫无意义了。
        笔者有时会抛开书上的内容,带学生到本地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写生绘画。如龙华有名的陈孝女祠和旭日古村落。这些地方都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对它们都很了解。笔者喜欢带学生参观陈孝女祠,讲讲这里的建筑风格,聆听学生们讲讲在陈孝女祠里的接灯风俗;喜欢带学生到古村落的大榕树下写生,画画池塘里的荷花,听学生们讲“陈百万”的故事。这样的美术课堂,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在学生的绘画里感受到温度。这是成长过程中的童趣保留,记录了自己的童年啊!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
        童趣课堂对比传统课堂,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别具一格,而不是一味的照着课件流程走一遍就完事。“相同的问题,不同的答案。”这话正好印证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引导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笔者在执教《垃圾分类》一课时,直接提问学生:“生活中哪些废旧品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学生说:“那些能卖的直接卖掉换糖吃,其他的直接丢垃圾桶去。”引发了哄堂大笑。笔者知道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学生对垃圾分类是不清楚地。这节课收效甚微,为此笔者课下重新备课。第二次授课,笔者先播放垃圾分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分类知识。接着拿出做好的垃圾分类的桶,贴好相应的标签。将准备好的各类垃圾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识别分类投递。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正的情境,感觉就像在家里做好分类垃圾一样。通过切切实实的行动教会学生垃圾分类。学生们互帮互助,互相帮忙区分各类垃圾,氛围相当的好。课后布置学生完成的《环保小卫士》的手抄报,学生们创意无限,想法有趣新奇。课件已经达到了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打造童趣课堂的几点见解。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腐烂。”是的,小学美术教学也是如此,保留儿童本真的样子尤为重要。“童趣课堂”正是以此为课堂。希望在未来,“童趣课堂”能成为日常的教学模式,期待我们的美术课堂“童趣童味”更浓郁些。
参考文献:
[1]钟琳琳.让童心课堂焕发教学活力[J].华夏教师,2014,(08).
[2]常洁.论创造思维教育在小学美术课中的价值体现[D],南京:江西师范大学,2016.
[3]王永喜.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师生互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