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博雅高级中学 222100
摘要:生命课堂理念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注重以人为本,更需要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全面开展思想、文化、情感、智慧、德行等多项交流活动,这与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不谋而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显著增强,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发展,打造生命课堂,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均衡发展的最佳模式。基于此,本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的基础是素质教育,讲究德才并举,突出德才兼备。此价值理念具有正确性。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正在进行,并将持续进行。
现今,教育界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突破不仅体现在体系上,还体现在理论上。与以往相比,教育踏人了新的阶段,即素质教育阶段。思想的进步让人们意识到,成绩不是评价人的唯一标准。学科教学不应以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为主要目的,而应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可阻挡。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自觉成为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专职教师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落实到行动中,投人时间与精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之后,学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有效渗透,久而久之,就具备了综合能力。学生具备了这一能力,就会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如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并发挥积极作用。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对个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观察到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在诸多方面,不单在语言表达和阅读写作上。核心素养培养成功之后,学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真正达到了社会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少了些吃力,多了些激情。自我效能感促使教师在具体工作中依托教学方法,持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如此,学生的英语学习何愁没有质的变化?总而言之,从核心素养出发进行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必要工作,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 打造高中英语高效生命课堂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2.1 在课程观念中紧扣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囊括知识技能、品质品格双重内涵,既要求落实听说读写知识的传授,也要求兼顾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观念应当紧扣英语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积极参与,自行探究,创新思考。首先,积极摒弃传统的“知识导向”观念,杜绝填鸭式教法和死记硬背与机械操练,努力向“创造导向”观念转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思维和能力。其次,积极提倡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与发现,活跃参与课堂并掌握学习主动权。鼓励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情景学习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活动参与设计活动,为学生的讨论合作安排分组等,并策划精准有效的学习任务,合理引导课堂反思,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积极发现的精神。通过紧扣英语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观念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知识的来源、参与并体验发现真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并建立正确英语文化意识的首要前提。
2.2 在课程内容中渗透英语核心素养
渗透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不仅要涉及基本的英语技能知识,还要摒弃以往枯燥乏味的知识编排,力求图文并茂、难易相宜、兼顾其思维和品格的养成。首先,课程内容应充分重视趣味,增添趣味游戏板块,力求通过娱乐,真正实现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课程内容中新增“读一读”“猜一猜”“找伙伴练一练”“课堂实验”等趣味板块,不仅方便教师将知识讲解渗透其中,为培养学生对英语灵活应用的语言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还从课程内容上杜绝了“考什么,教什么”的应试授课方式。其次,课程内容应充分重视思维,增添思维创新板块,力求通过引导,真正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课程内容越具有创新思考的性质,越能方便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索的过程,既确保学生的课堂主导权和参与度,也利于学生透过知识的符号表征探索其内部的逻辑联系和规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自我英语思维能力。最后,课程内容应增添文化内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作用,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语言禁忌等文化知识,建立兼容并包的文化价值观。
2.3 在课程实施中立足英语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应杜绝绝对忠实教材,照本宣科以及“教师主导课堂”的实施方式,避免功利应试的填鸭式授课,以及杜绝简单粗暴的传统“三步教学法”———单词教读、语法讲解、全文翻译。其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在新知识的讲解中引入竞争机制、分组合作讨论、师生相互问答等,培养学生科学思考、求证求知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在师生一问一答的启发式互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推导、辨析的思维品质。再者,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论是词汇知识、课文讲解还是语法知识,教师都应避免直接生搬硬套和灌输教学,二是将课程实施的重点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能力培养上。例如,比词汇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音标和音节的划分与发音规律以及自然拼读进行词汇拼写的方法。关注知识规律的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桎梏,还能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应当灵活多变,设置有趣的相关话题、辅助记忆的小游戏和小测试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4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启迪和思维引领的方式,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英语学习,使其在思考相关的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Cultural Heritage”这节课时,英语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一遍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过后会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如“Why did the Egyptian government want to build a new dam in the 1950s?”“Why did the building of the dam lead to protests?”“How did the government save the cultural relics?”让学生在思考之后,更加深入了解学生感受古文明设计者与建造者的神奇与辛酸,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促进思维品质的成长。
三、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对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结合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来设计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案,同时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体教学安排,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手段等进行不断创新优化,以便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罗少茜,张玉美.阅读圈任务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中的应用[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3):27-33+91.
[2]许曼萍,马炳军,朱家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材读写结合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08):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