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张才强
[导读] 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常用的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得到许多生物教学的概念和结论
        张才强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264300
        摘要: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常用的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得到许多生物教学的概念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可以丰富学生的生物思维和知识储备,总之,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首先要注重实验教学,并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设计并实施高效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策略
引言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既是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生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方式。生物实验具有实践性、直观性的特点,它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和现象、规律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加深知识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意义。就生物学本身的内容特点来说,其有许多微观的、动态的、实验性的知识和观点,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应将理论传授与实验证明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是认识科学世界的时期,对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生物实验教学正好符合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去亲手一探究竟,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拓展意义。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生需要接触基础的生物实验操作,包括规范操作、观察实验过程、客观描述实验所得结果等。这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亲自观察和总结实验中的生物知识,能够提升其观察能力,创新的实验方式和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了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动手及动脑环节衔接不到位,没有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设问。第二,学生在生物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缺乏能动性,大多数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操作实验,不能够体现实验的创新性与自主性。第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实验结果,忽视了实验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第四,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仅仅依据实验结果判定学生实验思路和方法的正误,降低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积极性。
三、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组展开实验教学
        许多实验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只是一个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实验,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来完成实验,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提高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找出他们擅长的部分,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比如小组组长要选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学来担任,帮助教师管理提高自己,这样争取让每位同学在课堂实验中都有发挥的余地,通过实验来体会生物学科的乐趣。
        (二)规范生物实验操作流程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要按照生物实验操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实验的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影响学生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认知。

为此,在进行生物实验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先给学生讲解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流程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从而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操作的进度,同时还要带领学生准备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的实验设备。教师需要将动手能力和讲解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验的现象进行联系,督促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对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地掌握和理解,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断地引导学生把握实验的操作进度,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人员队伍素质
        实验室教学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要想让一些生物实验顺利开展的话,就必须拥有一间完整的校内实验室,所以初中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建设这一方面的投资力度,创建出一个具有完善的实验设施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和环境,让师生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实验学习,加强实验教学人员的素质,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另外,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保证实验课堂的开课数,多数学校只是重视了教材知识点的讲解,对于出现的实验只是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该注意让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样才是真正地学以致用,也是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意义。为此学校可以制订出一些制度来保证效率。
        (四)将生活的实际元素融入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需要改变生物教学的理念,同时,也需要规范生物教学实验操作流程,以及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操作。与此同时,生物实验的开展要与生活实际的元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更加容易引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操作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关于生物知识方面的具体实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例如,七年级鲁教版“显微镜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准备好显微镜和植物以及生理盐水等,通过合理的调节和操作显微镜,让学生对于生物细胞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分析。如此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显微镜的作用,同时也很好地了解生物结构的相关知识。
        (五)提高生物实验重视程度
        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这是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需要提高自己对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初中生物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课时,协调好这两个模块的教学时长,为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时间保障。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正确认识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改变生物实验课是理论课程补充的看法,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实验素养,以便能够为学生带来科学正确的生物实验教学。最后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是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唯有学生从心底认可生物实验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生物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包祥政.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05):21.
[2]周爱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04):123.
[3]郭立宏.浅谈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效果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20):174.
[4]黄娟.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8(02):136.
[5]欧阳芬.探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