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9月第25期   作者:林媛媛
[导读] 阅读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
        林媛媛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博雅高级中学 222100
        摘要:阅读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而群文阅读的方法又为阅读和语文教学搭建了桥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群文阅读
1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1.1 群文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概念
        有的老师觉得群文阅读教学是从整体上分析与讲解多个文章并开展教学,然后为学生提供多篇文章学习,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没有秩序与规律,学生阅读多篇文章后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却又讲不出来。此种群文阅读教学是因老师没有明确群文阅读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不合理,由此对学生语文阅读与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明确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抓住群文阅读教学本质,将阅读教学任务落实到位,以此培养并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序开展教学。
1.2 学生阅读兴趣比较低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繁杂且有很高的跨越性,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大语文学习兴趣,倾向于传输知识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认为语文知识枯燥乏味且缺乏活力,假若学生缺乏兴趣的话,那么学习时就会厌烦,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学生也无法深入体会语文的魅力,使得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1.3 群文阅读与学生现实生活不相符
        语文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群文阅读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促使阅读只剩下语文理论知识。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学生领悟与学习各类知识与理论,了解其型但却不知道其神,学生阅读只有空架子没有落实到位。此种阅读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只会做形式上语文题,但却不了解其本质,尤其是学生写出来说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2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2.1 选择合适群文主题
        在群文阅读中,想要提高阅读效果,就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只有选择适当的主题,才能组织学生有序开展群文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可以在形式与内容上着手,挑选满足要求的文章构建群文组合。在形式上的相同主要在文本的结构或者是写作方式上,在内容上的相似是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展现,可将具有相似知识点的文本组合。教师还可以将作者作为群文阅读的依据,选择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文本。教师也可以将明确主题作为群文选择的基础。
2.2 创新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用传统教学理念无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反而会削弱学生群文阅读积极性。所以,随着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老师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阅读        内容做好共同分析,以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比如在《小狗包弟》一文教学中,老师可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并结合资料对阅读内容进行自主分析,以此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锻炼。另外,还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3 提出适当思考问题
        高中生在群文阅读中,若是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无法精准高效的阅读,这对于学生的阅读效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中,教师要依据相应主题、内容等提前为学生设计问题,引领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提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对或错来回答,需要促使学生带入自己的思维,在深入探究中理解核心内容,达成深层次阅读的要求。

教师联系本书内容为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问题解决中达成对阅读内容的深化领悟。
        例如,在《乡土中国》的阅读之中,教师要结合阅读内容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引领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有目标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如,为什么古人重视衣锦还乡与落叶归根?为什么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已经在城市中买了房子,但是,他们的父母却还是更喜欢在农村居住呢?在节假日,为什么外国人喜欢旅游,而中国人则是选择回家……同时,为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教师可适当为学生播放视频材料,如,《读书·乡土中国》等,强化阅读成效。
2.4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助力师生“共读共研”
        群文阅读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方式。所谓深度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的学习,它既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需要情感参与力、联想感发力、理性分析力和创新迁移力共同生发、交互叠加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有的老师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使得课堂学习氛围呆板。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所以老师要积极引入先进教育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
        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学中,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视频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视频播放完了后,老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并以各小组为单位,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此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同时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2.5 充分尊重以生为体的课堂教学
        尊重语文课堂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要做到在备课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尊重,在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尊重,特别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文明确以生为本的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学生掌握好课堂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思维,从不同层面认识阅读内容,并非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教学主体,“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和作品以及作者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作为读者的学生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习得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和阅读技巧,但是当学生自身的经验与主观意图和文本思想、内涵产生碰撞时,随之而来的微妙情感通常都超出了教师的指导范围,很难表达出来。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切不可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强加给学生,而是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
        比如精读课文时,老师要尽可能避免事先告诉学生寻找原因,要引导学生全面思考阅读,不能约束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思维得到自由发散,以此群文阅读实现最大化目标,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拓宽学生阅读量。
3 结束语
        总之,将群文阅读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提高文学素养,因此教师要加强对群文阅读方法的应用,从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明.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及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9):152-153.
[2]张幼良,杜艳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议[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34(04):105-110.
[3]郝玲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