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第八初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537000
摘要: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积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广泛性,重基础、重积累,要提高语文成绩,必须从抓住基础素质的培养入手。笔者经过阅读比对,如今学术界较为认可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思维、语言、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语言基础,语言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初中阶段属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脱胎于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学习,又面临高中语文的更高阶段,此阶段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今后提高语文成绩,构建语文知识体系打好基础。语文的思维素养核心是指学生在表达和阅读等语言活动中提升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对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产生个性化的评价和见解。审美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悟课文的语言之美、情感的丰富等,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创造美。二者与整体密不可分,都为核心素养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可能,从根本上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延伸到热爱中华文化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培养优质人才。
二、 选择切入点,奠定核心素养培养基础
提高学科综合素质是近些年教育界一直强调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取得高分,而是通过学习这一过程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将自身的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具体学科中,初中语文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关键途径,很多学生语文成绩快速提高就得益于大量的阅读,阅读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进行阅读呢?大量的课文和课外读物,琳琅满目的书籍,学生的可选范围太大反而让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阅读材料,通过提高阅读效率培养核心素养。这时,教师通过文学批评法,在阅读行为中渗透文学评价,让学生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进而更深入的结构、理解课文。
如在《孔乙己》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阅读的重点是厘清人物关系,将人物性格色彩进行解构,通过阅读体会人物性格,揣摩主角孔乙己的人物性格导致的悲剧,初中阶段学会初步解构人物性格,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特殊,因此不能以我们现代的眼光来挑剔错误,而应以欣赏的眼光包容时代的瑕疵,孔乙己在鲁迅先生笔下形象生动,可悲中孕育着可怜,细节刻画让我们明白了当时读书人的真实处境,封建文化造就了孔乙己迂腐又带点“酸”的性格,穷困潦倒了还端着所谓读书人的“架子”,这种让人发笑的喜剧笔法呈现的悲剧性让人更加印象深刻。从细节入手,解构人物,奠定核心素养基础。
三、 培养阅读习惯,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
阅读习惯关系着初中生阅读效果的好坏,好的阅读习惯能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文意,强化阅读效果。阅读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如果没有好的阅读习惯的支撑,那么审的“美”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地鸡肋,枯燥的内容也并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因此,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如语文课堂上的诗歌阅读就是依赖于阅读习惯的典型,诗歌文意丰富,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时候可能不甚明白,教师要及时引导,教会学生何处断句、何处停顿,有感情的阅读,抓住“诗眼”,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诗词,通过诗词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对《沁园春·雪》这一课教学时,单从语言角度分析会发现语言过于直白,甚至有些地方逻辑都不通,像一个个词语堆积起来的精美的“语言冰山”,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就会瞬间明朗,峥嵘岁月磨砺出诗人宽广的胸襟与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这样就不难体会到诗人的感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画龙点睛之妙,将中国封建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主题,即”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创作背景养成反复阅读的好习惯。
四、 课外性阅读,利用名著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生跨过了小学阶段,可以在阅读中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从名著中学习提升,培养核心素养。奥斯特洛夫斯基凭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一举成名。小说产生于战乱之中,并没有一边倒的为某位领导者歌功颂德,而是注重塑造不屈的精神和人格,这也是这部作品最出彩的地方。作品的主角保尔·柯察金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写作手法也一改以往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方式,将保尔塑造成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是作者自身的代入,书中爱情的描写让人动容,这也反应出作者柏拉图式的爱情态度,摒弃一切世俗纠纷,追求干净到极致的爱情。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感慨原来文章还能这么写,作者与主角总是有着若隐若现的联系,作者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仿佛在描写自己,这种创作手法并不鲜见,学生只有见过更多的写作手法,才能更加了解文学批评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注意许多方面,不仅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切入点,结合阅读教学目标与学生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活跃阅读课堂氛围,还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扩展课外阅读。通过提高学生阅读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胜全.开展有效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48-50.
[2]梁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探析[J].学语文,2018(4):19-21.
[3]罗先慧,李金云.2016年度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J].语文知识,2017(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