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 李红飞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班级的组织和领导责任,在核心素养要求下
        李红飞
        广东省五华县安流镇福西小学  51443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承担着班级的组织和领导责任,在核心素养要求下,班主任必须要很合适落实好自己的工作内容,为学生听过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为了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笔者对当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创新措施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品格塑造和行为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改要求小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1]。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要做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笔者综合分析了当下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了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只要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班级的整体作用,才能为会班级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重视成绩,忽视品德教育
        虽然随着新课的推进,学校教育更加重视素质教育,但不少班主任还是认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个人工作的重点。这一思想导致班主任只对学生的成绩上心,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不能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以为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思想偏激,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突发事件,尤其是小学校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受到日益爆炸的信息的影响,极易出现早熟的情况,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对同学进行霸凌等[3]。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班主任及时作出反应,妥善处理,避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但现实中不少小学班主任由于工作经验欠缺,在又遇到这类问题时,无法及时应对,所以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己水平。
        3、过于大包大揽
        小学班主任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能力较小,无法承担学习之外的事务,所以班级里的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但长此以往,会限制了学生的成长,使其产生依赖心理,对于实践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恐惧,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4、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才是其主体。但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就是对于学生发布命令,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这样不但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受阻。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虽然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但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所以在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注意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4]。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更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去思考,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品等对话。在处理管理事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出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过要注意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力还比较弱,在与学生构建了良好师生关系后,还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管理目标[5]。


        2、设立班级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依据。小学生虽然自控力和是非能力较弱,但对于班级的管理制度还是遵守会自觉遵守的。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里特点设立属于自己班级的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的设立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比如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先邀请学生就目前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然后班主任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并由学生对制度条例进行投票,最后综合学生的意见确立本班的管理制度[6]。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增强了学生对管理制度的重视,有利于其自觉遵守管理制度。
        3、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管理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7]。比如在选择几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来,发挥其积极带头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监督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目前的状况制定合理规划,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实行多元化管理
        小学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元化管理模式来组织班级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发挥班委带头作用:班委作为学生选举出来的具有一定威信力的学生代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更具有信服力,同时还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2)发挥班会的作用: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比如辩论赛、才艺展示、创新实践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因材施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管理措施发挥其最大效果,比如对于内向的学生要及时引导,帮助其树立信心,勇敢表达自己[8]。
        5、及时与家长沟通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参与,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校之后学生的表现关系到学生在校表现及其发展,所以,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9]。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家长会,二是建立微信群,通过这两种方式,班主任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也能及时从家长那获得学生的校外情况,便于班主任及时调整工作内容,选择更为恰当的管理模式。同时,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还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发展,与利于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结语:
        新课改要求小学课程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而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为了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管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彦礼.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23(3):21-22.
[2]王媛媛.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分析[J].中外交流, 2019, 26(42):100-101.
[3]宋晓青.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3).
[4]曾玉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探寻[J].科学咨询,2020,37(8):45.
[5] 闫志润.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家校共育"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9(1):18-18.
[6] 郑敏励. 小学有效班级管理方式探析——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理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6).
[7] 郭丽敏. 助学生全方位成长——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路径[J]. 读与写(教师), 2020, 27(3):P.1-2.
[8] 袁沈培. 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分析[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43(10):71,70.
[9]周晓琴. 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 甘肃教育, 2019,25(2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