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卓文扬
[导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尝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会让课堂上讲到的很多知识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背景有紧密关联
       卓文扬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小学    321000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尝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会让课堂上讲到的很多知识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生活背景有紧密关联,学生理解知识点会形成良好的依托,课堂教学的推进会更加顺畅。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厚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逐渐让他们摆脱固有思维和依赖心理;让他们由在生活体验,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获得数学问题的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形象具体思维主导的,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并发挥自身引导者和指导者的重要作用,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笔教师可以透过各种方式展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场景,列举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教师在设计课后习练和实践任务时也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必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学科学习能够投入、能够深入,能够有效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学生,只是就知识讲题目,必将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不愿深度学习和提升。小学生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不喜欢沉闷和一味的计算。因此,我们现在的课堂都强调互动合作学习。数学来源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很多知识都是源自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引入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出现的形式各异的数学元素,就能激起学生问题的熟悉感,获得思考探索与互动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选择的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部分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一味地将数学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教学课堂氛围十分呆板、沉闷,这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依然由自己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大大阻碍了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展开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展开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这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能够营造良好的整体教学开端。考虑到低年级时期的知识点普遍简单,并且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因此,这让教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有了很好的实施基础。教师可以提前做相对充裕的教学准备,多搜集一些和教学主题有紧密关联的生活化元素,课堂上透过合理利用这些素材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从教学知识点出发,创设各种趣味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有效应用相关知识,快速建立学生的学习认知。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实施方法,不仅会显著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这也会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原理,化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认知障碍,这对于全面提升知识教学的实效会很有帮助。
        2.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实例
        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数学课程的教学,教师的引导方式非常重要。考虑到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相对薄弱,因此,课堂上讲到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方法,多透过有效的教学指导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促进知识教学的目标良好达成。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化范例或者源于生活的应用实例,结合这些例证的剖析解读来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原理。这可以给学生的知识吸收掌握提供良好的依托,能够快速建立学生的学习印象,加快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如此,这还能够让学生在过程中领会到一些问题剖析解读的方法,能够慢慢积累学生的解题能力,以此来达到锻炼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教学训练效果。
        三、设计生活化的课后实践
        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应当融入到课后习练和各种课后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给学生设计各种生活化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复习与回顾的学习空间,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的活动方式会很大程度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同时,这也是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强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依然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方式与方法开展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以此不断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宗礼.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49):361.
[2]王淑棉.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国,2019,(52):299.
[3]马那尔·阿布力哈孜.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722.
[4]杨金炜.小学低年级段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10):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