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张建周
[导读] 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都是一种脑力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钻研精神才能把这门科目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张建周
        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
        摘要: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都是一种脑力活动,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钻研精神才能把这门科目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那么就务必要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课中和课后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注重学习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在这些都掌握的基础上,再去从细节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比如:观察力、判断力、推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力、计算力、记忆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解题习惯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具备较强的条理性、结构性与系统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与解题训练中,存在前后不一致、内部缺乏联系性等问题。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习惯基于自己的认知让学生进行“填空式”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知识应用与迁移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针对某一主题开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粗放到精致、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终点,强调学习过程中思维的递进。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路径,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参考。
        一、数学解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和对比数学优差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发现,首先,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他们通常具有解题速度快、反应力强、理解题意迅速等特点,而那些学困生通常与之相反。很多人对基础的数学知识不理解,在解题中不能串联各个板块的知识,只局限于一种解题思路。其次,审题不细心、不准确,从而导致下笔即错,解题方向南辕北辙。最后,学生解题书写不规范也是其失分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中着重分析这些问题。
        二、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基础知识
        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是教学的一大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例子对教学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形象地表达知识的具体内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又能帮助他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其次,教师在讲解完知识点后布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并在布置题目后,给学生提出几个思考问题:(1)题目要我们做什么?(2)题目的每个条件对解题是否有帮助?(3)我们解题要运用到哪些知识点?(4)这个题目有几种解题方式?比如一道立体几何题目,告诉了你几个线面平行或垂直的条件,让你求其体积、面积,这就要把握这些几何体线角关系、坐标系建立等知识,抽丝剥茧地一步一步证明求解。
        三、注重解题习惯的培养
        (一)提高审题能力
        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审题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这道题最终解答是否正确有效,因此提高解题能力是学生解题的关键性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题目的讲解,细心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字。首先,引导学生先看题目最终所求,再来细看题目所给的条件。不能只看一半题目就开始动笔解题,有些条件是无效的。其次,要善于发现题目所暗含的条件,使解题思路更加灵活,隐含条件不局限于文字中,有时候要提取两个知识点和两个条件来推出关键性的隐含条件。

当学生对解题一筹莫展的时候,可以再回过头观察题目,看看自己是否遗漏了重要信息。
        (二)培养自己的解题顺序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程度来调整解题顺序,科学的方法是由易到难,比如对向量和立体几何理解得比较透彻,那就先做向量和立体几何的题目,最后再做自己不熟悉的题目,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还给了自己心理安慰,让自己在考场上沉着冷静。
        (三)注重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目,哪怕一个小的符号漏写,都会导致最终失分,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就要注重书写细节和整洁,让解题过程清晰明了。
        (四)固定题型训练
        观察近几年的高考题型就可以发现试卷题型有规律可循,很多固定题型其实就是不同单元模块的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错题情况,预测学生对哪些模块不熟练,从而进行专项训练和专项讲解。
        四、课后训练和课中解题技巧讲解并进
        提高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训练。学生在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后不断地刷题,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质的飞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讲题的能力,在固定的时间段,抽学生上去讲题,随时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时纠正学生解题的问题。
        (一)训练“题组化”,逐层进阶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的解题教学需要落实“题组化”的教学形式,通过成体系的习题类型或者是一题多解、一题多法训练凸显训练过程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逐层深入,实现思想与方法的进阶与提升.题组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表现为一组或者是多组典型问题集,以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变化原则系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思维,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迁移的能力,进而促进高阶数学思维的形成.
        (二)强化学生主体性,实现师生共育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解题教学前后关联性较强,注重对学生思辨、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避免师生之间产生思维落差,杜绝教学脱节.要保证各阶段学习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就需要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教师适当调整教学逻辑,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鸣,以此实现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生关键能力的共同提升。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系统和知识框架,从框架出发,贯通每个板块的知识点。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注重学生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的训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通过形象化和生活化处理抽象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学好一门科目的关键就是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掌握其规律,数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白艳成.探索性教学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J].华夏教师,2019(17):56-57.
[2]曾琪瑶.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石杰.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