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增庆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金顶中学 671401
摘要:构建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是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所以教师应当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采用多种方式完善教学方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推动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和学生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打破数学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深入实际,了解数学,并且将其与日常的生活相结合。只有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得以提升。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科学的创设多种生活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方方面面都有充分的运用。所谓创设生活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推动课堂教学,合理地引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熟悉事物,从而有效地缓解课堂氛围,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课堂参与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学习充满了生活气息,接近自己的生活,让学生充分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来,并且在兴趣的驱动下解决问题,实现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与此同时,通过创建生活情境展开教学,能有效地将课本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来。当学生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实际数学问题进行一一破解时,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动机,促进其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思索和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分层教学
(1)实现有序分组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由于每个个体生活的环境、认知程度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有序分组。小组分配原则主要以实现互帮互助目标为主。通常情况下那些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和技巧运用得当,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第一个层次;那些可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学习动力相对不足的学生为第二层次;那些起点较低,无论是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是知识运用水平都比较低的学生为第三层次。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一组内兼顾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好地了解情况,实现差别性教学,最终做到因材施教。
(2)分层提问与练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分层提问和分层练习。一般来说,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他们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速度较快,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可以将一些转变形式的练习题留给他们,这样是对这一层次学生的能力进行巩固,同时得到更多的拓展。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机会,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因此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挑战难度稍大一点的题目类型,并且进行频繁练习。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因此需要给他们设置难度较小且基础性的题目,加深记忆。
(三)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被广泛地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来,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许多便利,通过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将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便于他们对数学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中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地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接受并借鉴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能够借助计算机运用互联网查阅教学资源,熟练地掌握多媒体的运用方法,熟练使用各种图形及视频处理软件,包括Flash动画制作、视频剪切合成、PPT制作等等。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相关数学知识。
(四)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应用性极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融入到一些生活当中的元素,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重要性的同时,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例如,某一三线城市的出租汽车起步价是5元,超过5km后,每增加1km加价1.5元,现在某人乘坐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23元,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乘坐过出租车。在问题提出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在激烈的讨论,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这就是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表现。此外在实际的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留给学生一些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作业。例如找到生活中包含数学知识的物体,并谈谈感受。这是将数学学科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特点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提升了课堂的高效性。
二、结语
初中数学中包括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数学例题与习题,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数学问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到初中的学习阶段,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在接受程度上都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有所不同。尤其是对于七年级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学生不仅要进行接受性的学习,还需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高效的课堂建构为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家国《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第11期.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