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刚
成都市洛带中学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对高中生学习的整体素养进行提高和培养。物理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但在大多数学生眼里,物理是一门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科。随着教学的发展,多种教学方式逐渐出现,而物理情境教学作为其中较为有效地教学方式被广泛使用,下面将针对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的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
高中生普遍对物理学习感到惧怕,因为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变通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高中生的物理成绩参差不齐。学生如果能深入学习物理学科,便能较好地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实操能力,其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这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十分有益。所以想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学科,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灵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以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一、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使得教师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探索意识的培养,同时由于传统教育中对于师生关系的长期影响,使得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多的作为知识传授的权威,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另外,学校还应当清醒认识到,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使得情境教学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起到很好地作用,对于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故而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加强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的认识,从而很好的推广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而且物理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这都使得学生对于物理学习没有兴趣,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也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
二、在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课堂情境
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授课时,要尽量活跃课堂的气氛,并且要尽可能地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创设出丰富多样的课堂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问题导向的引导,经常性的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进入到课堂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在准备课件的时候,可以多应用物理道具或者多媒体工具等,在物理课堂上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气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物理的情境教学中。
例如,在讲述《相互作用》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应该是怎样的?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又应该如何计算?教师们在课上积极的引导学生们进行回答,在学生们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当两力同向时,F合=F1+F2;当两力反向时,F合=F1-F2。教师提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并且引导学生们正确的回答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和热情。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
物理这门学科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教程,因此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教学外,还要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相对于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来说,动手实验能够更加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因此教师更应该要抓住这个机会,将实验情境进行地更加的生动有趣,进一步加深高中生们对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将物理原理和实验过程相结合,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并且能够大胆地进行实验。教师们要善于在实验过程中,应用实验器材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进行物理实验的乐趣,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并且能够主动进入到有趣的实验情境中。
例如,教师在讲授《恒定电流》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在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先提问学生们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情况,以及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情况。教师通过提问,先引发学生们对这个实验的兴趣和疑问,然后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到实验情境中,这样学生们的实验就会更具有目的性,得出的答案也会更加的准确。最后在学生们完成实验得出结果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串联电路的电压:U=U1+U2+U3+…,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并联电路的电压都相等,电流:I=I1+I2+I3+…。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和目的性进行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实验情境中更好地进行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主动的进行实验并得出结果。
(三)创设紧密亲切的生活情境
教师们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贴近生活,要尽量将物理知识联系到生活和学生本身,如果只是讲遥远的知识和一些有距离感的知识,学生们会认为物理和自己的生活无关,学习起来的热情和兴趣也就不高。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创设紧密亲切的生活情境,不仅要有科学性还必须要有自主性和生活性。大部分高中生在面对物理这门学科时都是比较头疼的,因为不仅枯燥而且难度系数也大,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一些有趣和贴近学生本身的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们学习物理的自主性。
例如,在讲授到《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在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利用网络、图书、新闻等渠道去搜索一些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际例子,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例如,两个鸡蛋互相碰撞的时候,被打击的那个鸡蛋更容易破碎。又比如,在游泳的时候相互作用,当游泳时脚往后蹬水的时候,水受到向后地作用力时,人则会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推动游泳的人向前滑行。这样的例子都比较的贴近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也是时常遇到和经历的,能够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进入到生活情境中。
结语:
情境教学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应用,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应当尽快适应教学方式转变所带来的不适,从而更好地将情境教学应用于高中物理,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利峰.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华少年,2018(30):178.
[2]俞旭萍.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情境教学[J].中华少年,2018(2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