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周其敏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讲,其不论是身体还是性格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很少能够对自我同一性问题产生正确认识,极易在各个方面出现不同问题。要
        周其敏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小林镇中心学校   441307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讲,其不论是身体还是性格等方面,都处于相对不稳定的发展阶段。很少能够对自我同一性问题产生正确认识,极易在各个方面出现不同问题。要想确保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展开,还需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为学生创下良好的学习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成绩和文化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工作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班主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日常教学中应变换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教育指导,使他们能够认真主动参与到相关课堂活动中来,以此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严格管理班级。同时初中班主任工作并不轻松,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有素养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初中班主任的工作。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现状
        1.管理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并不高,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自身管理方法不恰当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有部分人员思想观念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仍旧使用传统落后的方法进行着管理,这样就会使得学生难以接受,且不服从管理,严重者还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反感。再加上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指导,总是以成绩评判学生好坏,这样也会拉低班级管理水平和质量。
        2.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这样就会加大班主任的管理难度系数,所以要想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来加强对其指导,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体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但就当前实际状况来看,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
们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会致使整个课堂效率不高。
        3.师生关系过于紧张
        目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过于紧张,日常管理中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也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同时,班主任也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不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对其所提出的见解和意见也没有耐心地去聆听,鉴于此,都将拉低班级管理质量。
        4.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他们总是采取千篇一律的方法进行管理,这不仅不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还会削弱他们原有的学习动力,直接阻碍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另外,对于个别学生也没有加大指导力度,使其课堂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越积越多,这都影响其未来发展,最终,也难以实现提高班主任管理质量的目的。


        5.课堂学习氛围不佳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基础,需要初中班主任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实际状况是,日常管理中并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学习氛围不佳就会削弱课堂学习积极性,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个压抑的学习氛围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这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要求,但是鉴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会加大学生心理负担,不愿意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点,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班主任应如何进行管理
        1.提升班主任人格魅力
        对于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讲,在各种限制因素下,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矛盾,进而在不同程度上给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带来重重阻碍。对此,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来将其有效转化成学生的人格要素,以此来为其良好品格培养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教师的师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对于人格魅力的提升,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真诚,且表里如一。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健康的心灵,可以引用更科学、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各类问题。此外,还要重视、努力做到以柔克刚、刚中带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既崇拜又敬畏。
        2.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环境
        班主任要给予及时、恰当的爱的教育。特别是针对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很容易导致其陷入性格孤僻的状态,而要想其价值观能够实现健全发展,就要让学生真正在关爱中学习成长。班主任除了要定期家访,实现对学生学习成长环境的进一步了解之外,还要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慢慢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其能够敞开心扉与班主任交流,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及时帮助、引导,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班主任除了要发挥好学生生活管理者的积极作用,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客观地去看待生活,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这样既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也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学生心理调节与辅导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其班主任要给予细致观察与准确把握,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班主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给予及时引导。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避免引用过于严苛的教育态度,以免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抵触心理,要真正信任、爱护每一位学生。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特别是心理问题,要给予全面客观地看待。
        4.重视完善家校密切联系
        就目前来看,家校合作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应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关注学生各阶段的情绪变化、身心健康。要充分认识到,爱的教育不能单纯的局限在课堂或是学校之内,更应该向广大学生的家庭当中普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家校合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班主任与家长一定要多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关爱,以此来科学培养其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必须要创新管理方式方法且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同时也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最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只有从这几方面人手,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且优秀的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桂华.初中班主任管理新模式初探[J].中外交流,2019,26(49):130.
[2]何太萍.浅谈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策略[J].魅力中国,2019,(49):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