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柳容
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长坡中心学校 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大家长”,肩负着管理班级的重要责任,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班主任使用良好的管理方式与沟通方式。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对一个班级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现代的教育思维看问题,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艺术沟通。班主任在完善各项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开展策略
新课改践行过程中所弘扬的素质教育理念,成为了当代教学的风向标,它要求教师在现阶段的教学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数,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成长和身心健康。班主任教师作为管理学生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
一、小学班主任有效班级管理的意义
积极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其一,强化学情把握。通过积极地开展小学班主任有效班级管理策略和对策的研究,可以指引小学班主任进一步强化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对班级不同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能力、学科知识储备量、个人思想形成情况等,进行全面化的把握,有利于小学班主任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其二,有利于教学效率提升。教师通过强化班级管理,可以让小学班主任积极地查找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和瓶颈环节,同时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班主任同行,一起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进而不断地补足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和漏洞,有效地强化教学实施,自然有助于教学效益的提升。
其三,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积极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让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友好、互助和多主体参与的班集体,有效强化学生的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班集体意识,真正让学生将班集体当作自己的家,进而全面提升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积极地强化班级管理,可进一步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效地化解班级矛盾,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自然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提升。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开展策略
1、精细化学生档案
要想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就需要精细化学生信息管理,以此来清晰深人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有着较大变化,再加上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小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说收集整理学生的信息档案,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精准把握,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班级管理事务,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各项基础信息和核心信息进行收集。
基础信息如学生生日、学生特长、学生爱好和学生家庭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各项活动安排和日常生活教育;核心信息如学生的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知识接收能力,学生是否存在偏科,学生在某些学科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根据这些学习信息,采取有针对的方法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相互尊重,平等对待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代小学生也极具个性,因此,班主任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有效的艺术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想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沟通是第一步,而尊重和平等则是顺利沟通的开端。
第一,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小学生的心智尚在发展之中,对于一些事物缺乏是非判断能力,且想法比较天真幼稚,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朋友的身份一同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想法,不要将自己“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教导的语气要求学生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引导,而不是教导,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怎样做,从主观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观点。
第二,小学生的想法比较天真、幼稚,班主任要以委婉的方式向学生说明某些不正确的观念。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主动将自己的错误观点说出来,在这之后不要急于否定,而是通过讲述自身的经历或他人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例如,班主任在面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时,沟通的过程要注意避免偏激词汇的使用,以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要注重激励与发掘相结合,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点,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不能够将差生和坏学生的概念混为一谈,从而影响学生的进步和自尊心。班主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主力军,他们的言行应该格外注意,同时也督促着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也促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艺术性。
3、创新德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时代,转变传统教学管理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德育管理工作。德育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时,应以素质教育为方向,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丰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德育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有所收获,可以学习到一些知识。日常工作中,收集与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有关的素材,以不同的形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品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增加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还可以在互联网、电视、杂志等内容上获得。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网上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等,引导学生从中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德育管理,让学生带着疑间进行思考,感受品德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德育教育影响力,教师可以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通过教学资源收集、网络平台建立、教学管理改革等方式,实现教育创新,为实现小学德育教育价值做好铺垫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人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强化班级管理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6):233.
[2]李清琳.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对策[J].新智慧,2018,(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