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钟
福建省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362200
摘要: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终极目标和永恒追求。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引导学生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是必须研究的一大问题。而在聋校,由于聋哑学生特殊的思维和行为特点,更显得班级风气尤为重要。
关键词:班级管理;聋班;措施
一、班风差的原因及改变措施:
在想让班级风气好起来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首先从原因上来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班风差。造成班风差的原因,一般有几点:
(一)班主任软弱、纵容,缺乏经验。
班风不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班主任一味地讲究爱的教育,缺乏适当的约束手段,一味溺爱学生,给学生的印象是太过佛系,也就是软弱。这大多数会发生在一些新教师和老教师身上。作为新教师,很想尽快跟学生打成一片,看每个学生都觉得非常可爱、可亲,对于聋哑学生的缺陷有着同情心,觉得学生聋哑已经很可怜的,不要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跟学生开不该开的玩笑,说不该说的话,给学生造成“这个老师很好说话,不大会管我或管不了我”的印象。等到了中高年级,既调动不了学生,也处理不了班级问题,学生甚至敢跟班主任唱反调。另外就是一些老教师了,不是缺乏经验,而是放任、纵容。有的是因为精力问题,没办法在处理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之外再用心地管理班级,有的则是不把学生的管理放在心上,反正班级好不好与我无关,只要我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只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影响不了自己的工作和收入。
(二)生源基础差。
在聋校,由于语言障碍,学生和家长没办法进行良好的沟通,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常规道德观念的灌输;另外因为目前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学前教育起步还没那么广泛普及,很多聋生都是带着不良习惯入学。这无形中就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增加了难度,并且由于聋生刚入学,连正常交流都没办法顺利进行,老师的教育方针和手段都没有办法及时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如果缺乏有效的转化手段和方法,学生所产生的恶劣影响还有可能在班级里蔓延开来,让班主任长期处于无休止的疲于奔命之中。
(三)片面追求成绩。
有的班主任把追求学业成绩当成工作的主要重心和目的,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对所有学生一个标准,给后进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直接毁掉了他对学校生活的所有美好想象。
以上三点,是造成班级班风差的主要原因。那么针对这三个原因,如何改变呢?
1.新教师刚入职的时候,不建议独自担任班主任,学校可以给其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助理班主任,或者建立老带新、师徒结对子方式,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其次,如果班主任太过软弱放任的,可以更换一名严格的班主任。因为原班主任在学生处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教育时机,让原班主任实行改革,容易被学生看破、攻克。选用一个新的班主任,学生会进入重新适应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更好地震慑住学生,管理好学生。
2.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班主任要反复抓,抓反复。
聋生心眼其实很灵活,很会有样学样,当聋生发现老师不去处理某个学生的问题时,也会尝试着去做,去评估老师的底线。而如果班主任对于某方面的问题一直反复抓的时候,其他学生也同样看在眼里,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这样,同类型的问题就得以避免了。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聋生的自卑心理一直都很严重,当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后,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适当地在同学面前展现,建立其自信心,也让学生更依赖、喜欢、听从班主任的指导。有的班主任很喜欢对学生进行“补偿”教育,知道学生的短板,在实操中更侧重让不会的学生来做或者回答,好给学生补缺补漏,却不知这更加伤害到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故意让自己在其他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使其更加地讨厌老师。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比较迂回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比如安排跟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分组学习或适当的隐晦提示等。
二、班级管理制定和实施:
(一)制定好确实可行的班规,并且有公示、有奖励、有惩罚。
在低年段,班规的制定主要是由班主任来制定和实施,班规不要太复杂,简明扼要又可以有效执行,给学生公平公正的反馈。到高年级的时候,班规可以让学生参与制定,班主任把握住大方向并完善。另外,在班规的推行上,要循序渐进,给学生适应的机会,多进行几次提醒,不要跟学生一味较真,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如果学生一犯再犯,再采取措施。
一个班级真正要进步,激励才是主要方法。激励手段主要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身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里,天然占据话语权。在学生心里,我们在公开场合或私下的一句口头表扬,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认可,也是最重要而又最经济实惠的精神激励。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立类似于“星星争章”之类的物质奖励,让学生通过自己优异的表现,收集到相对应数量的星星,再给予兑换成物质奖励。虽然说现在社会物质丰富,聋生又因为家长的某种内疚心理和补偿心理,容易得到物质满足,但班主任的物质奖励对他们而言,有着不一样的代表意义,能有效地满足聋生的自我价值体现。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自我管理。
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任课教师,不可能时刻陪伴在班级学生身边,有时候对于学生发生的事情不能及时处理,这就需要一支分工明确,能及时处理事件的班干部来协助。班干部的组成和挑选要注意挑选有一定服众能力的人来担任,而不是以成绩的高低来确定。另外由于聋生自带的自卑心理,所以很难出现“我选我”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由班主任提名,再让学生进行投票,这样由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可以更好地监督其他学生的行为。
三、加强家校联系,打好家校沟通的基础
在班级建立之初,养成和家长沟通的习惯,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统一。很多家长由于无法与聋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在此情况之下,可以帮助家长学习一些常用手语,适当地跟学生交流,既能有效巩固聋生在学校养成的好习惯,也有助于辅助班主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总而言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班主任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