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邬冬远
[导读]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在不断提升,职业学校招生门坎越来越低,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管理主体,
        邬冬远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工贸旅游学校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在不断提升,职业学校招生门坎越来越低,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班主任作为重要的管理主体,其自身的管理措施与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基础以及自律性等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说,职业学校班主任必须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工作策略,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管理工作同样如此。尽管在目前的职业学校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缺乏自制力,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改善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变化,对自身的管理策略进行相应调整。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既要承担学生管理者的角色,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生活中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实现班级凝聚力的提升,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学生自理能力
        在当前招生现状下,生源的素质决定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中的任务量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强化班委组织建设,实现学生自理能力的提升,让班主任能够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来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强化班委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既能够实现班主任压力的减轻,同时能够实现相关成员自我约束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所以说,班主任应该通过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考察,组建优质的班委管理团队,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实行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以往的控制型班级管理模式,创设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积极的、自主的班级管理氛围。试行班干部轮换制,就是给予全体学生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的锻炼机会,激发班级成员的潜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最终实现自我管理。强调全体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管理的意识,逐步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班主任要通过目标、制度、行动、反馈和评价等步骤,让学生自发地进入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不断激发学生像关心自己的成长一样去关心班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立在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之上。

在构建学习型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认真、积极引导班级成员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指导学生设计、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类型的班级活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班级活动的内容要贴近专业培养目标,活动的过程要新颖有趣,活动的类型要丰富全面。例如主题班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自主设计流程、自主实施,班主任主要起着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自我管理的意愿,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工作协调能力
        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是各方教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班主任协调各方面力量的结果,作为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应加强工作协调能力。第一,主动协调任何教师与班级学生的关系。任课教师对班级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们直接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必须定期组织任课教师会晤,主动与任课教师进行教育会诊。一方面,班主任通过任课教师掌握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等,为学生学习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任课教师通过班主任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班级和学生,不断寻求或者调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学从根本上发挥育人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帮助学生了解各任课教师的特点和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注意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第二,善于利用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班主任必须善于利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促进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不仅要注意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的渠道,保证信息畅通,还要注意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网络,一致发挥对班级发展的影响作用。
        五、构建班级目标
        班主任引导学生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成员的实际情况,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制定共同的班级目标,目标具有一定高度又有可行性,并且做到将班级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相结合,引导班级和成员从小目标逐步走向大目标的实现。班级总目标的制定方法根据学生的成熟度采取相应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于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成熟度,但区别于普通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所以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办法相结合。具体操作:班主任提出总体理念,交给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提出目标,班主任结合学生的意见,最后共同修改形成班级总目标。
        六、结语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基础以及自律性等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新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更为高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改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连东.浅谈中职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8).
        [2]彭静.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