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锦超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杜阮中心初级中学 529075
摘要: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显示,在和病毒抗争中,身体健康,体质免疫力更强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更强。学生经过几个月的“蛰伏”,度过了最长假期后,开始陆续返校上课,由于多数学生居家防疫,回归到学校,心理和身体都需要适应和调整。学校体育课和大课间是学生在校期间王要的活动途径,如何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体育活动开展有效性,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防疫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应对策略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已迅速扩展到全国。为了减少人员聚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扩散,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小学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具体开学时间等待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并于1月29日发出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停课不停学”。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推出在线教学的培训、组织与实施方案。
一、防疫背景下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体育是初中的必修课,肩负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在特殊时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受到关注,因为通过科学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抵抗病毒的能力。在各个初中体育已成为边缘学科是不可争辩的现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各学科都在有条不紊地组织线上教学时,体育课线上教学的组织让体育教师无所适从,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学生还是体育教师自身,都下意识地认为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只有在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通过身体练习才能完成,没有意识到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种传统的观念和认识模糊了体育的地位,制约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国外早有研究表明,传授体育知识远比传授体育技能重要。其实这就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辩证认识。只有多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明确健身原理,让学生能正确运用体育健身知识指导自我健身,并正确评价自己的健身效果才能真正调动他们自主健身的内生动力,而这正是当前体育教学最缺少的内核,更是体育教育价值的体现。此时的课堂更能向家长、学生传递不一样的体育价值观,才能真正改变人们对体育的偏见,重塑体育的地位。
二、防疫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应对策略
1、注重心理抚慰
疫情防控,是一个特殊的艰难时刻。尽管取得了防控工作的重大胜利,但是,由于疫情严重,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遭受威胁,少数学生暴露出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令人痛心的是,与疫情有关,因为居家运动不足、亲子关系严重冲突、学业压力巨大等,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少学生危害自身健康,甚至残害自己生命的“次生安全事故”。尤其严重的是,这种意外情况发生在以往极为罕见的初中阶段。因此,开学初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抚慰,对有心理不健康倾向的学生要进行心理辅导。而事实上,科学证明,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度的体育锻炼本身就可以刺激大脑分泌让人感到愉快、幸福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必备良药。
2、运动负荷适度要适当
学生进行了几个月的居家学习,虽然也在进行线上体育学习,但较之线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开学后,学生身体体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或者部分学生还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要以恢复体能为王,进行一些强度较低的项目练习,运动量不能大。特别是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如果运动负荷过大,学生会出现中暑或暑热症,所以,课上学生要以微微出汗为王,并提醒学生及时穿脱衣服,避免感冒发热,课后及时补充水分。
3、统筹协调学习内容
针对疫情期间,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需要重新思考,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由于特殊时期,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途径与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关,鉴于此,学生之间对抗的项目可以适当减少,避免直接性的对抗运动。比如:篮球和排球,学生之间有亲密接触,器材互相接触,可能存在交叉传染的风险,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减少、)因此,可以安排一些负荷轻的运动,或者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练习、比如:健身操、武术操等、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防控安全,又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选择,较之以往也要有所调整,之前用的比较多的小组合作形式,可能要进行一些改变。以学生个人的练习和教师指导为王。特殊时期,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练习有很大促进作用。
5、防疫要求常抓不懈
体育教师除上好疫情时期的体育课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防疫教育,以及卫生习惯。在特殊时期,教师要结合学生居家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内容。体育课上,教师每节课前做好防疫教育,关注学生身体状况,活动安全;清点学生人数,与教室内当天实到人数相一致;活动时与学生保持安全距离,并提醒学生减少相互间互动;活动器具,如跳绳、毽子,由学生自备,避免交叉感染;活动结束,及时收好,物随人走;运动后,返回教室前,组织学生及时洗手,适量饮水,保持喉咙湿润。
6、错峰错场地锻炼
开学后,体育课不能像以前那样,很多班级同一时间段聚集在操场上课,考虑到时间、场地,应该错峰安排体育课,避免在同一时间段内,有很多班级同时出现在操场上。固定教室到操场的路线,充分利用空间、错峰错时段、保证学生锻炼时的间隔,做好消毒工作,是每节体育课必不可少的环节。
7、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探究
落实线上教学平台,线上直播可以成为体育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方式。“既要说还要动”的体育课对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要求更高。体育教师要把与学生的互动尽量做到更好,力争照顾到每一个同学。需要体育教师建房间、换平台、讲理论、放视频、做动作示范、看弹幕、课后复盘等。配合5G手机与信号满格的网络进行的直播,会让学生有接近于线下学习的体验,促进学生进行锻炼。对学生是否进行线上学习的监管,可以采取截频、点到、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进行,尽量让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三、结语
疫情是对学校和体育教师一场考验、处于后疫情时期学校体育课和阳光体育活动,面临很多挑战,作为体育工作者要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得到适度地锻炼,又能保证学生各方面的安全,引导学生遵守规则,从我做起。
参考文献:
[1]郭海莲.疫情下的体育教学探究[J].内江科技,2019,(12):34.
[2]谢敏.后疫情时代:体育教学新视野[J].灌篮,2019,(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