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郑艳莉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美术课堂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给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郑艳莉
        黑龙江省富锦市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学校  15632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美术课堂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给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每一个美术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初中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初中教育阶段,美术教学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但也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部分美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或者画面。如果教师采用单调的灌输式讲解方式,不仅在表达上不够具体,也难以将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长此以往,学生会对美术失去兴趣,难以形成对美术知识的认知。
        2、学生参与度较低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但是从现阶段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部分教师的理论教学部分比重较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这导致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实践的美术课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师生互动效果不佳
        初中美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美术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美术课堂的设计缺乏有效性,没有意识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不懂得如何利用师生互动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有些教师只是将师生互动归到某一个环节,将互动局限于师生之间的讨论。虽然其尽心尽力地组织美术课堂中的互动环节,但是实际效果不容乐观,互动教学成果不显著。
二、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掌握初中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通过艺术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与创新意识。
        如,在初中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绘画技巧记录生活场景,再配合一些有趣的教学游戏活动,实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或者教学示范等方式,先将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帮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和内容。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兴趣分配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合作期间迅速融入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绘画方式,让学生健康成长,使用恰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主动融入集体学习的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通过以上的措施,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学习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
        清晰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明确的学习方向。美术学习不同于文化课学习,对于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绘画天赋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不同,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个体化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引导学生走出学习误区,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如,在学习“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将《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创作背景结合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适当描述达·芬奇的传奇人生。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之时,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学习目标和问题,方便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探讨。首先,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如“请根据教学素材与教学视频复述该画作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课堂学习的知识,描述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需求”“请根据画作与学习的知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其次,教师分配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解答前两个学习问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关注学生的表达与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思路。该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观点与想法,既可以探讨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和画作中的散发神秘气息,又可以讨论一些美术创作的细节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思想,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3、多元教学评价
        多元化创新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应用,可以从兼顾过程与结果的理念人手,不仅关注作品的最终评价,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的基本情况。对于美术教学而言,与其他学科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以此全面提升的美术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更为有利的过程学习环境;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还应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反映过程评价的内容和特点,关注学生学习的总过程,尤其是其中与学生的美术素质塑造相关的过程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又要反映教学结果的考核,通过一定时期内的考核项目的推进和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评价指标进行匹配,选择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考核与评价结果,注重方式方法,关键之处在于不断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其理解美术学习既关注过程的发展,同样也关注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三、结语
        初中生美术教师应对初中美术课堂的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根据初中生自身发展阶段的特点,制订最合适的教学课件,同时,也要打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才能保证他们的艺术思维、审美创作能力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王丽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山西青年,2018,(22):167.
[2]张莉娜.试论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策略[J].神州,2018,(3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