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湖西街小学 11010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体育教学的地位也更加受到重视。不同于专业的体育训练,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更多地在于以趣味性、实践性较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限制,教师不仅需妾重视对体育课堂运动量和运动形式的选择,更应当关注如何借助不多的体育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强化学生的体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游戏的作用就突显出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一)教师的"放羊"问题依然常见,导致学生无法和教师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讲述完活动规则后,往往会让学生原地解散,进行自由活动。放羊的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导致教师大量的科学指导内容无法在实践中有效普及,导致学生的体育课程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使得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的嬉闹无异。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不明显。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制定更科学的计划对学生的娱乐活动进行充分指导,促使学生在组织教学中获得更多乐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保持较高的好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枯燥理论指导限制了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存在偏见,无法对教学竞技内容和安全内容产生深刻认知和思考,限制了对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有效培养,使体育教学的教学价值降低。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探究
(一)在教学中穿插体育游戏,引起学生兴趣
体育游戏是教学游戏的一种,其游戏的形式对小学学生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切实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毕竟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往往都离不开硬性知识的传递而体育教学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和反复锻炼来切实地强化学生的体质,对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着很高要求,也正因此,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意义才愈发突出。针对这样的状况,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多样化游戏形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与爱好适当调整,并积极吸收有益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教学成果,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游戏和体育课堂体验。例如在教学跳绳的方法和技巧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地穿插一些"花样跳绳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掌握的花样跳绳方法,还可以设置“跳大绳”的游戏活动,由两位学生负责抡绳,剩下的同学两两一组或一个-个地跳过去,失败的同学为大家唱一首歌。像这样既能够给体育课堂带来花样,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体育课堂体验,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创造充分的条件。
(二)依托体育游戏,锻炼体育技能
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强化学生的体质。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引入本身就是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因此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技能锻炼相结合才是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体育运动本身并不需要学生有多高的天赋或多优秀的身体条件,比起在某个体育项目上登峰造极,小学体育的重要的责任还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因此借助游戏开展体育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为体育课堂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根据不同体育项目调整教学方式的同时穿插不同类型的体育游戏,给学生以新鲜感和更加丰富的运动体验。例如在为学生教授跑步的技巧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体表现把学生均衡地分成不同小组,在设置跑步接力传"花”的环节,第一个把“花”交到教师手中的小组可以获得小奖励一份。而在教学踢毽子的课堂上,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两两一组共享一个毽子,像打羽毛球那样交互踢毽,没接到毽子的同学游戏失败。而在具体开展教学游戏之前,教师还可以设置"预告"环节,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下周的游戏"塞程"。像这样设置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期待体育课的来临,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进行某个体育项目的练习,对提升学生体育技能有着莫大的好处。
(三)实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形成体育意识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学生在认知方面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们更愿意去接触新鲜事物,也更喜欢打破常规,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引入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以新鲜感的需求,并且体育游戏本身的形式就和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的游戏有着很高的重合度,对学生而言也更加亲切有趣。小学体育教师要做的不单单是将体育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游戏的加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育学习、运动体验,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爱上体育课堂、爱上体育运动,形成体育意识。对当下的社会而言,亚健康状态已经不再鲜见,体育意识、健康意识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正处于茁壮成长阶段的小学学生更是需要从学习体育开始就树立坚定的体育意识和运动观念。在生活中热爱运动、定期运动、坚持运动,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获得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这一教学目的之外,还承担着加强学生体质、引导学生锻炼以及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责任。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就成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需思考的问题。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融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也有一定帮助。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从更多样化的角度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之于健康、之于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形成热爱运动的观念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权福.探析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9.
[2]郭涛.基于合理应用游戏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8.
[3]王成艳.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