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马光星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美术教学中

        马光星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中学    366205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分析了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想象力;创造力
        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其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创作出更有内涵的美术作品,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对美术创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制约,创新教学方式,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实践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美术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一)艺术教学的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同时艺术作品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内容,是我们生活中不受地域和其他条件限制的艺术学科。在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可以养成优秀的鉴赏能力,增加知识的品位,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促进美术素质的形成。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精神,通过相关的美术活动启迪他们的智慧,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新创造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想象力和创造力关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青少年作为祖国的希望,应该首先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培养自身专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发挥出创新创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应该帮助他们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重视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相关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强烈的积极性,教师只有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通过发散思维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赋予绘画内容新的生命。
        如,七年级下册《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以及每种风格蕴含的绘画理念。

在学习这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名家名作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绘画风格,同时引导他们开展深层次的讨论,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作品,然后将学生的作品与名画对比,引发学生的想象,再向学生解释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印象派。这不仅会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增强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好奇心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得到满足。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造出和谐的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在课上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且将情感融入美术创作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他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将绘画知识和情感创造相结合。
        如,在七年级下册《奇妙的肌理世界》一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肌理的概念。在为学生解释这一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将音乐与肌理纹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肌理,并体会到理论知识教学也可以如此美妙、生动。之后,教师通过用肥皂水吹彩色泡泡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于创作肌理美术作品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肌理理论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先举出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如阳光下泼洒的水和水在玻璃上产生的肌理现象,以此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在教师深入讲解肌理知识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会变得更加容易,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也会在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想法和创意,从而更加享受学习、创作的过程。
        (三)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于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较好地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这时,教师应该注意将生活与美术教学紧密结合,从生活中寻找美术工具或者绘画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绘画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师可以班级为中心,在每个班开展不同的绘画主题比赛。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并从诸多作品中挑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班级内展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初中生要想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要不断地增强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留心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并且将这些内容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尽管社会越来越关注美术等开放课程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教师需要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通过教学实践营造科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增强想象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云莲.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学周刊,2020(3).
[2]梁海东.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3]周毅.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