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毅
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 4153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教育必须适应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高中地理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现象,在教学中选择生活方式是非常准确的。此外,在心理上也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将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基础素养背景,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关信息点的生活,并揭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地理的影响的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生活化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 实现路径;
生活化教学是教育领域改革的产物,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获得了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也被多次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将知识点体现到生活中的现象,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难度大幅度降低。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绩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喜爱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将逐步提升,旨在使高中地理教学不断进步。
一、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发展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教师不能单纯地看重课本中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知识看待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学会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通过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推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拥有很多的优势,它合理地将实际联系到理论当中,让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高效的教学。因此,学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来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将知识融入于生活中,方便记忆,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带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我国教学工作者也必须适应潮流,跟随时代的步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将以往传统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还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发展阶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促使新的教学工作能顺利展开。而分析实际课堂教学的现状能发现,教师没有真正地和新课改的要求相契合,地理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缺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收地理知识,这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发生。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科学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去,地理教学的效果不佳,直接会造成地理教学质量低的问题。
2.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将地理知识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也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高中地理知识点多而且有较强的局限性,由于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学生对于高中地理知识往往难以掌控,成绩也不太理想,但是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能够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融入生活中,学生能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地理知识,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地理知识点,因此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显得十分必要。
三、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如何将地理知识点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使生活化教学能够顺利地展开。
1.课前预习要做到生活化
地理课堂进行的好坏,课前预习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每节课前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且要求学生务必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主要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通过阅读课本知识来简单了解地理课本内容,如果长期在这种方式下进行预习,首先会影响预习效果,其次,学生也会感到很无聊,逐渐失去信心,影响预习效果。因此,如果在预习中能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便会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生活化预习方式规避了传统方式中的弊端,将枯燥无味的预习方式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实验经验,在这样亲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因此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更高,将原本十分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越来越有趣,更加贴近于实际生活。通过富有生活化特色的预习方式,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便会更透彻。比如在预习区域特征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去,直接贴近自己生活的区域,进行总结,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每一个区域的不同的特征,通过生活化的预习方式,预习效果会越来越好,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升。
2.利用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教学导入
对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在讲授每一节新课时,教师都要在备课环节深刻地思考该用什么形式进行课堂知识点的导入,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引导下,教师逐渐明白,利用贴近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些相关内容来作为导入新课的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一瞬间激发,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中来。也是由于教育领域在大范围内的进行改革,所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也不能再固执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要从自身入手,逐渐地接受生活化的导入内容,来使学生内心中产生亲切感,愿意参与进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方式下的高中地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接受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基于此,文章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打造贴近于生活实际的教学环境,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还会大放异彩,值得教师不断地引用,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辉.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 000(019):104.
[2]熊小菊, 廖春贵, 胡宝清.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8.
[3]陈涛, 刘利丹.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 基础教育研究, 2019, 000(02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