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磊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合水镇合水初级中学,贵州 铜仁555207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阶段的一门学科,其不仅仅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记载,同时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做好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国与世界。但是对于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一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且教学的手段单一,无法满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要求,需要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对可以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历数;教育教学;方法
引言: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反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其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事件,作出人物评价,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初中教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应该受到一定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新课程标准出发,注重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高质量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基于此,本文就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出发,对可以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浅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低下
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知识相对较较为枯燥,再加上其属于初中教学阶段的副科,因此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教师只是采用照本宣科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导致部分学生在历史课上容易出现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历史课程并不够受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因为历史这一学科分值所占比例并不高,因此教师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大多数学校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历史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其教学时间的安排明显不足,同时历史课程的时间往往被安排在下午第一二节,正式学生比较容易走神和犯困的时间段,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并不理想,这样历史课程不受重视的情况也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1]。
(三)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单一
优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束缚,目前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点,其应用于教学中的手段与方法均相对较为单一,大多都是由黑板、粉笔与教科书组成,教师为课堂主体负责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不能满足学生实际知识学习与掌握的需要,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成为了限制学生更好学习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阻碍。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
(一)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照本宣科教学方法的运用,而是要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出发,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可以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保证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初中八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教学内容,其主要讲解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活在衣、食、住、行、用等多个方面发生的变化,了解交通、通信等事业的发展状况。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小元素,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做好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讲解学生展示一些过去的衣服、食物与交通方式,并编织一个个趣味性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巨大变化,提高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将课堂更多的交给学生,发挥自己课堂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也要做好课堂的整体把控,从准备教材、学生、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做好课堂教学的指引,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合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2]。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历史“对外开放”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计划,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均总结出来,同时通过改革开放前后深圳景象的展示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做好学生准备,在此基础上也要准备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运用小组探究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保证了课堂教学方向不被学生打破,保证其学习效率。
(三)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手段
虽然教无定法,但是其可择法,亦可创法,也就是说在实施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大胆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做好课堂准备,组织好课堂上的探究与互动,同时做好作业的有效布置,通过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来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八年级“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优化课堂导入与组织小组学习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在歌词的引导下更好的融入课堂,同时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究七子都有哪些?通过教材阅读掌握“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并探究其含义,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的课堂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理想的辅助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利用将枯燥的知识以一个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3]。
例如,“抗美援朝”是初中八年级历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知识单纯讲解学生并无法体会到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来之不易,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抗美援朝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更好的体会课本中的相关教学内容,真正体会哪些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会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的日后学习与发展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这一教学阶段不能轻视任何一门学科,应该将历史与英文、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创新型教学理念以及方法、措施、模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铁军.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0(10):267.
[2]黄丽萍.强化时空观念素养 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内蒙古教育.2020(25):457.
[3] 毕敬国.加大多媒体技术应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