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陈磊
[导读] 高中三年是学生思想、行为、能力等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学生具有了个体对各种事物的认知思考和想法
        陈磊
        福建省闽侯县第一中学   350100
        摘要:高中三年是学生思想、行为、能力等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学生具有了个体对各种事物的认知思考和想法,但因为高中生思想单纯,非常容易被不良现象和行为所误导。笔者结合高中班主任工作实际,谈谈高中班主任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已成为学校和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高中班主任是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作为班主任须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校内外的状态,在班级中为学生树立优秀学生的榜样。同时,高中班主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缓解高中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方式为学生展示德育内涵,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坚持“以生为本”,透彻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状态
        透彻了解并掌握高中生的知识学习、生活等状况,为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便于班主任制定有针对性的班级工作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仍受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状态,单方面开展德育工作,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阻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作为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必须了解班级的学风、班风及思绪状况,才能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另外,班主任必须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形成师友关系,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促进德育效率的提升。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大课间、班会等时间观察、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沟通对话,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开展不同程度的德育。根据学生之间互评,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状态,便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二、评选德育优秀学生,树立模范形象
        在大力推进并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很多班主任都能恪尽职守,深入了解并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塑造榜样,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德育。但实际上,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一些学生认为班主任树立德育模范就行了,不需要再以身作则,使得学生失去了提升自我德育素养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同理心,在树立道德优秀模范时,促使学生之间形成同等对比,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促进,激发他们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参与德育活动。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德育优秀学生的评比,让学生自主评选道德模范,结合选票与学生实际,选出3-5个德育优秀的学生,把他们的事迹展示在班级画报上,激励学生争做模范,发挥模范作用,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营造班级文化,开展隐形教育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崇德尚美的班级文化氛围。

学生长期处在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之中,能够不断地反思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这样隐形的德育教学方式,长期实施起来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致敬活动,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优秀人物的事迹,并让学生写出观后感,使学生感受到这些人物的优秀道德品质,在这样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向他们学习。同时,也要设计崇德尚美的主题板报,让学生每天在教室中都能感受到正能量的指引,从而自觉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四、师生之间积极沟通、有效对话,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最终的目的是面对高考,这也给学生带来了身心上的压力,超负荷的压力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极端行为。德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也是帮助学生缓解、释放各种压力的有效渠道。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开展交心活动,增强沟通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给学生搭建有效的心理压力释放和缓解的平台,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在帮助学生解压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使他们信任班主任,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把内心的压力缓解、释放了,才能更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德育,提升个体的抗压、解压能力。
        五、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展现德育的内涵
        笔者调查发现,德育工作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导致高中生对德育教学理念的理解不深刻、不具体,高中生往往对常见的德育行为只有肤浅的认识,但没有实际经历,导致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德育的意义。对此,教师应该加大班主任德育宣传的力度,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方式展示德育的内涵,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德育模式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如在走廊、教学展播厅等地方安装滚动屏幕或多媒体影像,给学生定时播放德育的实际案例。如此反复的展播,会提升学生对德育的印象,便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促进他们深刻理解德育学习内涵,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的实效。
        六、利用教育网络,深化家校合作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为家校合作开展德育教学提供了便捷。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技术,来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实施德育教学,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够受到德育教学的洗礼,共同塑造学生的优秀品德。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来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可以向班级群中发送德育教学的主题文件,指出德育教学开展的重点与形式,为家长开展家庭德育提供参考。同时,班主任也要通过微信平台与学生家长保持高效、便捷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出现的不良道德行为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强化,发挥出1+1>2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如今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学生的点点滴滴抓起,用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灵沟通、对话,了解他们身心的变化情况,再对症下药,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关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67):42—43.
[2]赵永明.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9(5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