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存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中心小学 516485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心理教育的重视也有所提高。需要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素质,在这个阶段,学生很好奇并且善于模仿,来自外部的不良因素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比较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影响了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国内教育改革促使素质教育成了我国中小学一大重点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思想层面的良性转变有重要意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及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纵观我国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便可发现,受地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区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教学活动单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与家长层面的交流有限等问题,制约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偏向形式主义
在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的影响下,很多小学在校内建设了心理辅导室、咨询信箱甚至开通咨询电话或心理小报等,但据我调查所知,有一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较少或不开放,部分学校并未为学生开设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甚至一些学校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所开设的心理辅导室作为其他用途,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零散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广,诱因多,并且从一种心理问题向其他心理问题转化的现象也非常普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社会、学校和家庭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明显的缺陷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没有系统性,比较零散,常常就事论事,学生出现了什么问题就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其实,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才能够提前掌握学生情况,做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设计上,可结合行业内专业建议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例如,在心理辅导形式上,学校可采取心理信箱、电子邮箱及咨询电话等形式,在对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中,多借助学生喜爱的动漫动画、图片、音乐等元素,或利用课余时间以游戏教学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边玩边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增强独立心理辅导部门建设
学校可结合校内学生数量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该部门独立运营并融入学校的日常运营中,确保该部门与校内运营及教学间存在互相联系又分工明确的良性关系。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中,学校应尽量选取安静、明亮、宽敞的空间作为辅导室选址,在集体辅导室中增添小型单独辅导室,以此来应对集体学生、单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在对心理辅导室内部教学资源建设中,学校可参考优秀典范及校内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准备如心理测量表、图书报刊、影视资料、玩具等辅助用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充分的外在环境。心理辅导室的定期开放时间可根据学生上学时间适度延长,校内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可选择全天开放、课间开放等,校内无专职心理教师或教师数量较少的学校可选择每周2至3天的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咨询的机会。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合作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小学生的家长因工作因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培养,家长意识及行为上的缺失或不当,容易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学生认为父母对自身的关爱不足,在生活中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游戏、网络世界中,在复杂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观念易发生消极变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对父母缺乏尊重等,种种现象与家长和教师的未及时引导有一定关联。为改善此类不良现状,学校应及时和家长沟通,为学生构建适宜、健康的成长环境。
例如,心理健康教师或班主任可为班级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和QQ群,在群中为学生家长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学生家长沟通近期学生的行为变化等,改善以往家长与教师交流过少的现象。学校可结合心理教师或社会相关组织力量,定期为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家长会,在会上阐明该年龄段小学生会遇到的典型心理问题并提出对应解决策略,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教育的能力,充分提高家长对该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校内到家庭,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构建优质环境。
(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学生对不良情绪、不良思维的识别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心理教师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引导者,学校应重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强化,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稳固基础。
例如,学校可根据校内学生数量来招聘或培养对应数量的心理教师,保障校内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来应对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学校可招聘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按照校内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选择全职、兼职,或全天开放、择日开放等形式。学校可定期结合社会相关组织力量对校内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明确相关先进理论及咨询疏导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结语
现代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网络知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需要教育者和学生家长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及时分析学生与父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注意教育活动形式,教育重点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促进学生意识和行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整体发展的变化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孙建辉.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6(4):19.
[2]李昕.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17):145.
[3]丁玉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吉林教育,2016(8):37.
[4]张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