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第25期   作者:郑学香
[导读]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成效较低下。初中历史老师要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以效率换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郑学香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两河口镇一支笔中学,湖北 宜昌443600
        摘要: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成效较低下。初中历史老师要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以效率换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师有效的教学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体现。历史老师要摒弃传统的低效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历史教学成效。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研究,将新课程理念有效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理念创新,开展了教学研究,探索提升教学成效的方式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教学理念创新;初中历史;提升教学成效

        一、合理运用史料提高教学成效
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合理的史料,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在备课上,一定要多在运用精确无误的历史史料上下工夫,绝对不因自己的记性或常识判断失误而“误人子弟”。同时,还需要对史料适当运用,不照抄照搬,在保证史料原貌的同时加入主流的意见,增强趣味性。避免一堂课下来只空讲史料,讲的过多就不叫历史课了,课程性质变色了,也就背离了历史教学的初衷。史料运用也不是简简单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从里面挖掘出内涵和历史道理,可以对应教材中讲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用史料来论证每一条意义。这样不仅“把书读活”,还能增强学生善用证据证明结论的习惯。记忆、复习功课时少走弯路,规避因无法或不当理解而带来的记不住的问题发生。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会空前高涨。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灵活加以整合,培养学生跨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比如讲到二万五千里长征,可以先穿插一个文字史料——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分句描述,还可以出示长征70周年的纪念邮票。让学生从最熟悉的诗句中减少对历史的神秘感,拉近与历史对话的距离。这样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靠,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学成效。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正确的、成功的历史教学绝不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诵历史知识点为目标,而是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善于思索、敢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头脑的养成主要离不开老师在课堂对学生智力和脑力的开发。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因材施教,书外拓展,或风趣或幽默地诱导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对历史知识提出怀疑,善于理清历史脉络。比如教师讲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要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通过课本以外资产阶级革命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脱离教材的约束,通过课外史料潜移默化地助推作用,引领学生关注问题,发现教材中的历史结论或者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学生接着就会自己联想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英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启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是以灌输为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较少,并且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也非常有限。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吸引程度不足,学生会产生疲劳感,影响了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创新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有效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思维深人程度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科举制的创立》时,笔者以一组思考题作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魏晋以来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2.简要叙述科举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3.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4.科举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5.科举制与现在的考试选拔机制有什么不同?”原来需要教师进行讲授灌输的教学过程,现在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笔者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蕴含在其中,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向老师请教。笔者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巡视了解,帮助学生解决思维方面的难点,并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汇报,每一个小组都要进行汇报或补充、完善,对于“科举制与现在的考试制度不同点”这样的开放型问题,还鼓励学生充分释放思维的广度,引经据典、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教师在最终的环节进行归纳梳理,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了学习能力发展。
        结束语:
初中历史学习鼓励学生逐层的深入思考,师生之间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共同质疑探究、讨论交流,这对学生良好认知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教学理念,先从改变思想开始,通过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努力践行高效教学方式,最终达到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建荣.创新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33):150.
[2]张枚.注重理念创新  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J].文理导航(上旬),2013(12):78.
[3]白玛曲珍.创新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J].成才之路,2012(2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