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58部队八一中学 海南省 三亚市 572000
摘要:中学德育管理模式亟待创新和升级,教师要有创新实践意识,在德育管理环境、德育管理方法、德育管理活动、德育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学校德育管理模式自然升级,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保障。教师作为学生德育管理艺术的直接引导者和促进者有更重要的任务,而德育部门作为德育教育的直接管理者,更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品德优秀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 德育管理; 创新;
一、中学德育管理艺术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当前的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三方面的内容 ,我校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及时作出应对处理。
第一,中学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并不重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讲授者,一般都认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重中之重。加之有中高考的压力,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上。而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可能每个班的带班班主任抓的比较多,其他任课教师几乎没有涉及。
第二,在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上,学校并没有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在评价学生的行为上应该设定多角度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能单一地通过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一些学校仍然有通过成绩来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现象,学校和教师甚至家长一味地要求学生有好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艺术持漠视态度。
第三,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艺术趋于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教育部每年都会为各个学校下发关于德育教育管理艺术的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只是走一下过场活动的形式,也只是有演讲或朗诵等枯燥的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德育管理艺术的作用。
二、中学学校德育管理策略
(一)德育教育必须塑造教育主题的正能量
每一次的德育教育,都必须有一个主题,主题多了就会降低德育教育重点,学生可能很难领会和掌握。
1.坚决放弃形式呆板的教育主题,增强德育主题教育的幽默情趣与当量磁力。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但重要的一点,德育教育必须要有主题,而主题教育的形式尽量避免千篇一律。例如每次都在升旗仪式的时候说“文明礼貌”,但这一主题在前几周的升旗仪式上已经说过了多次,如果都是用讲的形式表现,形式就呆板无趣,学生可能茫然不知所云。
如果主题教育在形式上经常变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展台、学报、校园广播、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班团课活动,利用游园活动,在色、香、味、声等方面下功夫,在语言文字组合上下功夫,在主题展示的艺术性上下功夫,使主题晶莹剔透,无疑会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主题教育无形中吸引学生时,其教育的成效就会不言而喻。
⒉经常更新内容陈旧的主题内涵,与时俱进。增进德育主题教育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德育教育主题必须改变内容陈旧之面目,不能今天"学雷锋精神所讲的内容,与明天"学雷锋精神"所讲的内容雷同,这样的主题教育内容陈旧,无新意,那是毫无生命力的。本来非常好的德育教育主题,被无情地折扣了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要想使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下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必须使德育教育主题紧扣时代的脉搏,结合时事,通过改变内容和形式来配合进行。例如学雷锋精神内容可以结合“抗击疫情”“十九届五中全会”“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表达,可以时时更新润色内容、激活内容。结合经典的内容,平面地、立体地、更多维地丰富主题教育的内涵,丰满主题教育的外延,使主题教育的主体思想既有历史的光辉,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让学生接受教育后,激情澎湃,跃跃欲试。如果德育教育的主题思想和主题精神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在相应的社会生活环境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以该道德规范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幅青春亮丽的画面必将在未来展示。
(二)德育教育拓延定期评价的正能量
学校定期地对德育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这能够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分阶段地进行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学校对德育教育形成主题教育计划进行评价,对德育教育过程质量进行评价,对德育教育成果转化进行评价,对德育教育纠正措施的得失利弊进行评价,形成机制贯穿,一阶段一阶段地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正确应对某些缺失和疏漏,必要时可以对某一方面的德育教育进行重新划、组织、实施、处理,将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带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之中,不断地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德育方法和提高育德质量,作好长期育德的心理准备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准备打持久战,培养教师道德育人的能力,一周一主题的短期循环,层层递进。
三、结束语
增进德育教育立德树人本质追求,是德育教育工作者持续恒久的目标,如果能够在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向上,在德育教育的主题教育方面,在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上,在德育教育的定期评价上,都能产生正能量,越来越多的德育活动将会在潜移默化的起到教育的目的,实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开群. 中学德育管理策略研究——以农村中学初中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为例[J]. 读写算,2019,(15):36.
[2]陈泽云. 中学德育管理策略之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 读写算,2019,(15):84.
[3]李念荣. 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思路探讨[J]. 新课程(中学),2019,(04):235.
[4]孔德银. 试论高中德育管理的“三管齐抓”[J].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