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610041
摘要:班主任的主要职务是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教育。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宣传德育内容,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对于家长的说教往往持排斥的态度。基于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德育教育。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模式,通过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度,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看清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德育教育方法不当
若想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便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措施。从目前形式来看,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部分班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管理、教育的层面,没有做正确积极的引导工作。还有部分班主任平日事物繁多,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些应接不暇,进而在德育教育层面投入的精力便有所下降,难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性
在小学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不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聆听学生想法的意识,部分班主任没有设立适合班级管理的针对性方案,而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单一性的口头教导或奖惩机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讲授德育教育知识时,讲解的出发点过大,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讲授的德育知识,进而便不易深刻体会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缺乏专业化组织
在部分中学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基本由班级班主任全权负责,没有设立相应组织进行管理,同时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也无法切实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才会开展教育工作,而没有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这些问题都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1、以爱为基,以情为桥
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但是,如果班主任只是一味地对学生阐述道理,而忽视了情感的交流,那么学生面对枯燥的道理也只会感到枯燥和无味,其效果自然不会太过理想。
就像教育家夏尊所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以爱为基础,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从而用班主任的爱心去灌溉教育的百花园。尤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包容他们。
例如,在我的班级中曾有一个小学生痴迷于玩手机,放学回家总是边写作业边用手机看动画片,吃饭时也是这样,父母如果不满足他,他就发脾气,他的妈妈最终没有办法,才将此事告知我。起初,我耐心和他进行交谈,为他阐述一心两用的坏处,并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每天学生放学,我都会电话和他交流,询问他的作业、晚餐的食谱等等。我不厌其烦地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去感化他,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逐渐发生了改变。
2、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当丰富德育教育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外驱德育向内驱德育转变的目的。主题班会仍然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班主任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及实际需求为学生设计内涵丰富的班会内容也可以根据不同节日设计不同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班会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策略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德育教育工作除了在课堂上开展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课余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还可以在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德育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不同规模的校园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校园运动会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失败在良好的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3、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则是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学生实际生活只有将德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接受系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学生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家庭活动、社区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穿插德育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社会服务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以帮助老人做一些清洁工作、为老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节目、陪同老人完成各种文娱活动等方式为老人带来欢乐与温暖。为学生创造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是素质教育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满足了学生自身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也为建设教育强国这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德育教学容易被忽视,即使教师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学,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教学,同时通过结合文化课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品质,从而为我们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丽霞.小学班主任德育浅析[J].数码设计(下),2018,(12):274.
[2]吕晓彦.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散文百家(下),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