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玲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二中心苏山小学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时期,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水平。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运用新式教学手段,以优化教学体系,这使得创设情境教学法走进人们视线之中。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转变原有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开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情境教学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完善。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价值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比较差,再加上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模式的限制,使得课堂整体学习氛围过于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创设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深入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运用更加全面、多样的教学手段、策略,营造出更加适合小学生展开学习的氛围,进而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自我、融入自我,强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和价值分析
创设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虽然我国当下的经济水平、科技发展水平逐渐上升,教育体系随之得到优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自我感知来直接展开学习。因此,学生无法理解生活中的一些抽象事物,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抽象事物的理解、分析过程中,使得抽象事物可以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以帮助学生理解。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往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借助教材进行知识讲解,当教材中出现一些难度较大、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内容时,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去进行分析、理解,而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得教材内容“活起来”,便于学生掌握。同时,请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还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完善整个教体系。
2.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 借助丰富的生活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语文不仅时基础的课程,并且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学习、生活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日后学生初中、高中的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小学生本身的阅历较少,无法正确的理解外界一些抽象的事物,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要在创设情境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生活资料,进而在课堂上创设出更加真实、生动的情境课堂,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情感、意识上的共鸣。以《童年的发现》为例,该篇文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进行引导,如:“同学们,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讲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联,与其他同学讨论、探究发现的一些童年趣事,进而教师导入本节课课文,带领学生分析文中作者的发现,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本节课教学活动中。
、
2.2 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真实的课堂情境
小学生本身自主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意识也不强,使得其无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上,在课堂学习中非常容易被外界的其他事物所吸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利用小学生喜欢图片、视频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将教材中的文字以图片、声音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并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以《四季之美》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放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代表物品,并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说出自己想象中的四季的特点,进而使学生从内心意识中对四季的变化有一个全新的理解、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文本,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2.3 设计问题情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来丰富教学内容,还需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基础、能力,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层次不同的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考虑班级内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化特征,并设置相关的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以《小英雄雨来》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相关内容的播放、演示,并在播放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歌曲。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视频中的雨来有什么样的精神呢?他的身上有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回答:“勇敢、机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固定的情境中,锻炼学生语文思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深入问题的实际性,并根据学生在问题回答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问题内容、难度、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保障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2.4构建真实情境,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真实的情境,教室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或是社会上某些经典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强化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以动植物类型的写作教学互动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动植物的观察,并结合主体思想创设情境,将其与学生的情感进行链接。化学生的实际体验,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以《春天》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进行观察,再将自己的情感进行记录,最后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随之得到提升。
3.结语
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使得诸多教育工作者展开教学探索,并尝试应用新式教学手段,这使得情境教学法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授课环节教室合理地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借助生动有趣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向学生展现教材,使得学生深入体会教材文本,进而在真实的情境中表达文本中蕴含的内在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瑛.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小学生(中旬刊),2018(12):28.
[2]姚婷婷.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46.